[发明专利]针对脑部神经元细胞的非干涉太赫兹波理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3801.2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1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鲍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玉珍 |
主分类号: | A61N5/00 | 分类号: | A61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爱普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20 | 代理人: | 王玉松;刘青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脑部 神经元 细胞 干涉 赫兹 理疗 装置 | ||
1.一种针对脑部神经元细胞的非干涉太赫兹波理疗装置,所述理疗装置包括处理端(1)以及与所述处理端(1)相连接的波发射终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端(1)包括
信号源生成器(10),用于生成低频非干涉太赫兹波信号的信号源;
调制模块(11),通过控制电频实现对信号源的低频非干涉太赫兹波信号幅度进行脉冲、正弦不同方式调制,并将调制后的非干涉太赫兹电磁波信号输入至波发射终端(2);
主控制模块(12),用于对处理端(1)的信号处理、控制以及对所述波发射终端(2)的发射信号的控制及信号采集处理;
所述波发射终端(2)包括非干涉太赫兹波发生装置(20)和头罩(21),所述非干涉太赫兹波发生装置(20)包括前侧开口的柱状壳体(201),所述柱状壳体(201)的后端中部设有通入电线(203)的通孔(202),其内部设有与所述处理端(1)电线连接的非干涉太赫兹波发生模块(200);所述非干涉太赫兹波发生模块(200)的发射端设于柱状壳体(201)的前侧开口,所述非干涉太赫兹波发生模块(200)的发射端前侧还设有波导窗(204),所述波导窗(204)前侧上设有覆盖其的聚波透镜(205);
所述头罩(21)为与头型匹配的壳体结构,所述头罩(21)上均匀分布数个圆孔,所述圆孔上连接有圆台(22),所述圆台(22)底部与圆孔相接一体成型;所述圆台(22)顶部与所述柱状壳体(201)前侧采用活动连接结构进行连接;
所述柱状壳体(201)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柱状壳体(201)的前侧外壁上套接有连接套(210);
所述柱状壳体(201)的前侧外壁上环设有横截面为圆的卡块(207),所述连接套(210)的后侧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块(207)匹配的卡槽(212),所述卡槽(212)和卡块(207)为两者可相对活动的间隙配合,所述波导窗(204)伸出于所述柱状壳体(201)的前侧;所述连接套(210)前侧外壁上设有外螺纹(211),所述圆台(22)顶部内侧设有与所述外螺纹(211)相匹配的内螺纹(221);
沿所述圆台(22)底部开口的边缘设有横截面为U型的橡胶挡片(23),所述橡胶挡片(23)的底部设有喇叭口形状的小吸盘(230),所述橡胶挡片(23)的高度为0.3-1cm;
所述头罩(21)为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头盔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脑部神经元细胞的非干涉太赫兹波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干涉太赫兹波发生模块(200)的后侧设有一散热腔(25);所述散热腔(25)内设有一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纵向延伸的导热体(250)以及设于所述导热体(250)侧边和后边的柱状壳体(201)内壁的散热体(251),所述导热体(250)上设有连接部(252)与所述非干涉太赫兹波发生模块(200)相连接;所述导热体(250)与散热体(251)之间留有不小于0.5cm大小的间隔空间;所述柱状壳体(201)后端避开所述通孔(202)的位置设有栅格状的散热孔(208);
所述导热体(250)为采用粗铜制成的块状结构;所述散热体(251)为碳纳米材料制成黑涂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脑部神经元细胞的非干涉太赫兹波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导热体(250)侧边的柱状壳体(201)内壁的所述散热体(251)向前侧延伸铺设,对应该延伸部的所述散热体(251)与所述柱状壳体(201)内壁之间设有隔热层(2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玉珍,未经鲍玉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38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