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缩口冲孔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4469.1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1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谭浩廉;罗成良;郭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利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28/34;B21D28/28;B21D7/022;B21D41/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高兴云 |
地址: | 52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冲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缩口冲孔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机架的顶部且位于固定座的下方设置有直线滑轨组,所述机架的一侧面上且靠近直线滑轨组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主电箱,所述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可调左侧油缸,所述可调左侧油缸的上方设置有控制电箱,所述固定座且远离可调左侧油缸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压形冲孔模块。该全自动缩口冲孔机,是多功能多规格专用设备,通过调节滑动丝杆,能结合生产实际,生产11种现有规格的材料长度,具有高效率,操作简易、安全,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岗;只需一个人便可作业,由于是多工位同时作业,效率较高,不用重复放料和取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幼冲孔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缩口冲孔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生产作业,即用模具加冲床的模式进行生产的,需要两边分别缩口、压形、冲孔,再调转重复步聚,至少需3台机器才能配合生产,且需至少3个人,每小时也只能生产120件,使得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所以需要设计出一种全自动缩口冲孔机,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缩口冲孔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缩口冲孔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机架的顶部且位于固定座的下方设置有直线滑轨组,所述机架的一侧面上且靠近直线滑轨组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主电箱,所述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可调左侧油缸,所述可调左侧油缸的上方设置有控制电箱,所述固定座且远离可调左侧油缸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压形冲孔模块,所述压形冲孔模块的上端固定有冲孔压形油缸,所述压形冲孔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左伺服电机,所述左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滑动丝杆与缩管模块组连接,所述缩管模块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缸侧板,所述压缸侧板的顶面上通过压缸上固定板与夹紧油缸连接,所述压缸上固定板的底面上且位于夹紧油缸的底端设置有油缸套,所述油缸套的下方设置有上压定位,所述上压定位的下方设置有下压定位,两个压形冲孔模块之间设置有工件,所述主电箱通过导线与按钮开关盒电性连接,所述机架的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滑台座,所述滑台座上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可调右侧油缸,所述滑台通过锁止机构与滑台座连接,所述滑台座的底面上设置有调节丝杆,所述滑台的顶部且远离可调右侧油缸的一侧设置有右伺服电机,所述机架且远离按钮开关盒的一侧设置有异步电机,所述异步电机与液压电磁阀组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且手轮的表面包裹有防滑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按钮开关盒为双按钮开关。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全自动缩口冲孔机,是多功能多规格专用设备,通过调节滑动丝杆,能结合生产实际,生产11种现有规格的材料长度,具有高效率,操作简易、安全,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岗;只需一个人便可作业,由于是多工位同时作业,效率较高,不用重复放料和取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示意图。
图中:1可调左侧油缸、2控制电箱、3冲孔压形油缸、4滑动丝杆、5夹紧油缸、6左伺服电机、7压缸上固定板、8压缸侧板、9液压电磁阀组、10异步电机、11右伺服电机、12可调右侧油缸、13滑台、14锁止机构、15调节丝杆、16滑台座、17机架、18工件、19下压定位、20上压定位、21油缸套、22按钮开关盒、23缩管模块组、24压形冲孔模块、25主电箱、26直线滑轨组、27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利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利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4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面积纳米光刻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富硒水稻的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