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有机污染土壤直接热脱附系统及其热脱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5023.0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5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沈逍江;姚峰;张慧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亿可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B09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314214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有机 污染 土壤 直接 热脱附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连续有机污染土壤直接热脱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直接热脱附炉(1)、加湿机(2)、助燃风机(3)、冷凝器(4)、水处理装置(5)、氧化室(6)、换热器(7)、烟气净化装置(8)、引风机(9)和烟囱(91);所述立式直接热脱附炉(1)包括机架(11),所述机架(11)上安装有热脱附反应器(12),所述热脱附反应器(12)的上端安装有第一锁气器(13),所述第一锁气器(13)的上端安装有进料斗(14),所述热脱附反应器(12)中可转动地连接有炉排(15),所述炉排(15)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气孔(151),所述机架(1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炉排(15)转动的减速机(16),所述炉排(15)通过传动机构(161)与减速机(16)传动连接,位于炉排(15)下方的机架(11)上安装有第一燃烧器(17),所述第一燃烧器(17)连通有导烟管(171),所述热脱附反应器(12)下端的出料口处安装有出料斗(18),所述出料斗(18)的下端固定有第二锁气器(19),所述热脱附反应器(12)的外部套设有夹套(10),所述夹套(10)与热脱附反应器(12)的外壁之间形成可供热烟气或导热油通过的导热通道(101),所述夹套(10)与热脱附反应器(12)固定;所述热脱附反应器(12)顶部的热解气排口与冷凝器(4)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冷凝器(4)的第二端与水处理装置(5)连通,所述水处理装置(5)与加湿机(2)连通,所述第二锁气器(19)与加湿机(2)连通,所述冷凝器(4)的第三端与氧化室(6)连通,所述冷凝器(4)的第四端与换热器(7)的第三端连通,所述助燃风机(3)与冷凝器(4)的第五端连通,所述氧化室(6)与导热通道(101)连通,所述氧化室(6)上安装有第二燃烧器(61),所述导热通道(101)的上端与换热器(7)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换热器(7)的第四端与第一燃烧器(17)和第二燃烧器(61)连通,所述换热器(7)的第二端与烟气净化装置(8)连通,所述烟气净化装置(8)与引风机(9)连通,所述引风机(9)与烟囱(9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有机污染土壤直接热脱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15)呈偏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有机污染土壤直接热脱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15)下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磨齿(152)。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续有机污染土壤直接热脱附系统的热脱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污染土壤经破碎筛分预处理后,由进料斗和第一锁气器进入到立式直接热脱附炉中,污染土壤从上而下移动,第一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烟气从下往上运动,热烟气与物料逆流换热,污染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以热解气的形式脱附出来,脱附后的干净土壤在炉排的转动作用下,经破拱、粉碎后落下,并通过出料斗和第二锁气器后进入到加湿机中,脱附后的干净土壤经加湿机加湿后从加湿机中排出;
B、污染土壤中脱附出来的水分和有机物形成的热解气从立式直接热脱附炉的顶部排出,热解气在冷凝器中完成冷凝,同时热解气对助燃风机的空气进行一级预热后,水分和有机物凝结为液体进入到水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经水处理装置净化后的水进入加湿机中作为加湿水;从冷凝器中出来的不凝气进入氧化室,在第二燃烧器的助燃下分解有机物,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到导热通道中,高温烟气对污染土壤进行加热后进入到换热器中,对从冷凝器中排出的经一级预热后的空气进行二级预热,由换热器排出的烟气进入烟气净化装置中,由烟气净化装置净化后的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烟囱排放,经过两级预热后的热空气用作第一燃烧器和第二燃烧器的助燃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亿可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亿可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50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