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位移测量传感器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5156.8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9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魏群;秦建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群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孟睿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面镜 胶合透镜 凸透镜 位移测量传感器 光斑 光电耦合 直角棱镜 平行光 四象限 探测器 光源 测量 胶合 透镜 非接触式 能量强弱 形式输出 原路返回 反射光 传感器 整形 出射 光路 入射 反射 聚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移测量传感器及方法。该传感器包括光源、一号柱面镜、一号凸透镜、胶合透镜、二号柱面镜、二号凸透镜和四象限光电耦合探测器,所述胶合透镜由第一直角棱镜、第二直角棱镜和一块柱面镜胶合而成。方法为:光源发出的光,经过一号柱面镜和一号凸透镜进行光路整形得到平行光;所得平行光经过胶合透镜后入射至二号柱面镜,并经过二号柱面镜出射至目标面上形成光斑;所形成光斑的反射光沿原路返回至胶合透镜,并被胶合透镜反射到二号凸透镜;二号透镜对接收的光束进行聚焦,在四象限光电耦合探测器上以能量强弱的形式输出电信号,从而得到与电信号一一对应的距离。本发明位移测量传感器采用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测量方便且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位移测量传感器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距离传感器分为接触式与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中常用的是电容式,而非接触式常用的是超声波式。上述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接触式距离传感器直接作用力在被测物上,易造成被测物损坏;第二、现有的非接触式距离传感器对被测物表面有较高的要求,体积较大,且测量精度较低。
中国专利CN103109463B公开了一种电容式距离传感器,包括一个导电、延长的平坦传感器表面,该传感器表面含有数个孔洞;虽然该传感器是柔性的,但是导电部分依然是金属的,不能完全避免接触的危害。中国专利CN107896506A公开了另一种距离传感器,包括投影光源、第一光引导装置、衍射光学元件和图像捕捉装置,这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距离传感器,但是由于算法与外界的影响,测量精度低且无法实现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的位移测量传感器及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位移测量传感器,包括光源、一号柱面镜、一号凸透镜、胶合透镜、二号柱面镜、二号凸透镜和四象限光电耦合探测器;
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过一号柱面镜和一号凸透镜进行光路整形得到平行光,该平行光经过胶合透镜后入射至二号柱面镜,并经过二号柱面镜出射至目标面上形成光斑,该光斑的反射光沿原路返回至胶合透镜,并被胶合透镜反射到二号凸透镜,经过二号透镜的聚焦作用,在四象限光电耦合探测器上以能量强弱的形式输出电信号,从而得到与电信号一一对应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胶合透镜由第一直角棱镜、第二直角棱镜和一块柱面镜胶合而成,其中第一直角棱镜、第二直角棱镜的最长面粘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分光棱镜,该分光棱镜的出光面与所述柱面镜的平面相粘接;一号凸透镜出射的平行光,顺次通过第一直角棱镜、第二直角棱镜、柱面镜后,入射至二号柱面镜。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凸透镜设置于一号柱面镜的一倍焦距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四象限光电耦合探测器设置于二号凸透镜的焦点处,并且探测器与成像形成的十字呈45°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凸透镜、二号凸透镜的表面均镀有645nm-655nm的窄带宽滤光膜。
一种位移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光源发出的光,经过一号柱面镜和一号凸透镜进行光路整形得到平行光;
步骤2,步骤1所得平行光经过胶合透镜后入射至二号柱面镜,并经过二号柱面镜出射至目标面上形成光斑;
步骤3,步骤2所形成光斑的反射光沿原路返回至胶合透镜,并被胶合透镜反射到二号凸透镜;
步骤4,二号透镜对接收的光束进行聚焦,在四象限光电耦合探测器上以能量强弱的形式输出电信号,从而得到与电信号一一对应的距离。
进一步地,步骤4所述在四象限光电耦合探测器上以能量强弱的形式输出电信号,从而得到与电信号一一对应的距离,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群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群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51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