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车用非接触式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5180.1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7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禾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11/08 | 分类号: | B61H11/08;B61H11/14;B60L7/1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车 接触 制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动车用非接触式制动装置,包括轨道钢轮,轨道钢轮的内部设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轨道钢轮的内部活动套接,连接轴外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Ⅰ,所述传动齿轮Ⅰ的外表面设有传动齿轮Ⅱ,且传动齿轮Ⅰ与传动齿轮Ⅱ之间啮合传动,所述传动齿轮Ⅱ的内部固定套接有主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的外表面设有箱体。该动车用非接触式制动装置,通过填充泵及存储箱的设置,可以根据动车行驶时的具体情况,来调整箱体内腔中22号透平油的充油量,从而控制其对于主动滚轮叶片的阻力,灵活的调整动车制动力的大小,进一步提高了该非接触式制动装置的在制动时的灵活性及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车用非接触式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动车上的制动装置是保证动车安全运行的必要设备,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动车的减速或停止运动,随着动车组的高速发展,对其制动设备也相应的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目前,高速动车组主要采用的是再生制动为辅助制动系统,而空气制动及盘式制动为主要制动系统的混合制动装置,以满足动车在不同情况下的制动。
而再生制动系统是将电动机的工况切换成发电机的状态,利用车的惯性带动电动机的转子工作,从而产生反转力矩,对动车产生制动力,并将一部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加以储存、利用,但是再生制动装置的制动效果较差,无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调节制动力的大小,在动车速度高时,制动力大,而在动车速度低时,制动力则较小,而且当转子的转速小于磁场的同步转速时,就无法实现制动作用了,进而导致制动距离变长,严重降低了动车制动时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车用非接触式制动装置,具备非接触性制动、制动效果好、灵活调节制动力的大小、节约能源的优点,解决了再生制动系统是将电动机的工况切换成发电机的状态,利用车的惯性带动电动机的转子工作,从而产生反转力矩,对动车产生制动力,并将一部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加以储存、利用,但是再生制动装置的制动效果较差,无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调节制动力的大小,在动车速度高时,制动力大,而在动车速度低时,制动力则较小,而且当转子的转速小于磁场的同步转速时,就无法实现制动作用了,进而导致制动距离变长,动车制动时安全性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车用非接触式制动装置,包括轨道钢轮,所述轨道钢轮的内部设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轨道钢轮的内部活动套接,所述连接轴外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Ⅰ,所述传动齿轮Ⅰ的外表面设有传动齿轮Ⅱ,且传动齿轮Ⅰ与传动齿轮Ⅱ之间啮合传动,所述传动齿轮Ⅱ的内部固定套接有主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的外表面设有箱体,所述主动转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箱体的内腔且与箱体内腔一侧的底部活动套接,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设有主动滚轮,且主动滚轮的内部与主动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所述箱体外部的底端设有转向架,且箱体的底端与转向架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架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座与连接轴的两端固定套接,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设有从动转轴,且从动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从动滚轮,所述从动转轴的一端与箱体内腔一侧的顶部活动套接,且从动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箱体外部的一侧,所述转向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发电机,且发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从动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所述转向架内腔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填充泵和存储箱,所述填充泵的一端与箱体内腔的底部连通,所述填充泵的另一端与存储箱内腔的底部连通,且存储箱的底端与转向架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设有22号透平油,且22号透平油的液面高度最低低于主动滚轮外表面的底端,最高与主动滚轮外表面的顶端平齐。
优选的,所述主动转轴的中心线与从动转轴的中心线之间的连线与竖直平面之间成60°夹角。
优选的,所述主动滚轮与从动滚轮的叶片数之比为1:3,且主动滚轮的叶片数目在10~18片之间,从动滚轮与主动滚轮之间的垂直间隙为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禾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禾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51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巷防跑车用的断绳降能阻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轨道车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