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小直径柱塞组件的三旋轮旋压夹具及其运行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5710.2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4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苏宏华;王洋;陆干森;丁文锋;徐九华;李海双;王雪梅;钱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14 | 分类号: | B21D22/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直径 柱塞 组件 三旋轮旋压 夹具 及其 运行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直径柱塞组件的三旋轮旋压夹具及其运行工艺,该夹具的旋轮套接在旋轮轴上后固定在旋轮架和旋轮架盖板之间,旋轮架与旋轮盖板固定,旋轮架在靠旋轮一侧设置了凸台,在旋轮的另一侧旋轮轴上安装轴套。旋轮架中间开通孔用于弹簧夹头穿过后夹持工件的滑靴尾部,旋轮架底座上固定测力仪;所述的弹簧夹头另一端由机床的卡盘夹紧。本发明结构简化、工艺简单、安装便捷、加工表面光洁度好,能有效控制柱塞组件的轴向游隙、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节约设备投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压夹具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小直径油泵柱塞组件三旋轮旋压的专用夹具及其运行工艺,能够高效、低成本、高质量完成油泵柱塞组件的旋压收口过程。
背景技术
柱塞组件是柱塞泵的关键部件,由柱塞与滑靴组成,是现代液压系统中使用最广的液压元件之一。柱塞组件的配合主要是通过对滑靴施压完成联结,实际上就是将柱塞体球头与滑靴的球窝配合到一起,通过外力对滑靴施压,使之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将柱塞包住,它不仅要求柱塞在滑靴中运动灵活,还对轴向游隙有很高的精度要求,并且拉脱力也要求不能低于某一数值,柱塞组件的高精度配合是保证柱塞高速运动时实现对燃油增压的前提,如果二者配合游隙过大,则会导致漏油,使油压降低;二者配合游隙过小,则会导致柱塞组件卡死,难以灵活运动。针对目前国产柱塞组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柱塞组件的轴向游隙过大或过小、拉脱力以及轴向摆角难以满足主机性能要求的问题,亟需一款适合柱塞组件收口的装置以提高柱塞组件收口质量,改善柱塞组件使用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柱塞组件的收口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柱塞泵的使用寿命,因此收口工艺是柱塞泵生产的关键技术。目前,常用的三种收口方式包括:拉丝模收口、哈弗模收口和旋压收口。前两种方式均需要人工进行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收口,效率低下,并且滚松难度大,滑靴与柱塞之间的灵活性及轴向间隙均难以达到零件要求,工艺不稳定导致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难以保证。旋压收口设备目前还主要依赖于国外的进口旋压机,国产旋压机通常难以保证各个旋轮同时接触滑靴上的收口点,导致滑靴受力不均、废品率高,且对零件尺寸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小直径柱塞组件三旋轮旋压专用夹具,可以满足整个柱塞组件的旋压成形的装夹要求,也可实现旋压过程中旋压力的测量。而且加工质量高(旋压成形后的小直径油泵柱塞组件满足滑靴收口后,柱塞在轴线方向上的夹角不小于±40°,柱塞的轴向游隙不大于0.025mm,柱塞球头部分与柱塞座的接触面积应大于85%,柱塞座拉脱力应不小于2500N)、成品率高、成本低、加工效率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小直径柱塞组件三旋轮旋压专用夹具的运行工艺,具有工艺简单、稳定性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直径柱塞组件三旋轮旋压专用夹具,包括:旋轮轴、轴套、旋轮、旋轮架、旋轮架盖板、弹簧夹头、机床转接板以及测力仪;
所述的旋轮轴是两端带有螺纹,中间部分为光轴的双头螺栓,所述旋轮轴中间光轴部分安装轴套以及旋轮,两端则用螺母进行紧固,旋轮固定在旋轮架和所述旋轮架盖板之间;
旋轮架根据三个旋轮的相对位置开有三个通孔,并且在这三个孔的内侧设置凸台以固定旋轮的位置,另外旋轮架最外圈均匀分布的三个孔便于与旋轮盖板通过螺钉、螺母进行连接固定,所述旋轮架中间开通孔便于弹簧夹头夹持工件,在所述旋轮架底座上开有五个孔(三个沉头孔和两个通孔),利用螺钉连接固定所述测力仪。
旋轮架盖板上开有和所述旋轮架相同位置、大小的通孔,用于螺钉、螺母对所述旋轮架与所述旋轮架盖板之间的紧固。
所述的轴套是分别安装于三个旋轮与旋轮架盖板之间的旋轮轴上。
所述的旋轮是具有圆角的轴承,并且可以根据滑靴直径大小的不同,选用相应的滚动轴承来进行旋压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5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压旋轮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带内外环加强筋的筒体内旋压成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