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腔组织构建体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和3D生物打印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5832.1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3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意军;何峻轩;蒋智;胡小林;张乐庆;王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209;B29C64/245;B29C64/295;B29C64/106;B33Y3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宋少娜;刘志强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腔组织 生物构建体 打印装置 喷头组件 构建体 生物打印 打印 内表面 打印机 施加 管腔再狭窄 支撑管 血栓 植入 种管 承载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腔组织构建体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和3D生物打印机。其中,管腔组织构建体打印装置包括喷头组件,用于打印生物构建体;以及生物打印平台,用于支撑管腔组织,且用于承载所述喷头组件打印的生物构建体,以及用于将生物构建体施加在管腔组织的内表面上。管腔组织构建体打印装置通过设置喷头组件和生物打印平台,喷头组件通过生物打印平台将生物构建体施加于管腔组织的内表面上,避免管腔组织在长时间植入后血栓的再次发生和管腔再狭窄等问题的出现,提高了管腔组织的生物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生物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腔组织构建体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和3D生物打印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常见的人工血管是由聚合物纤维(例如尼龙、涤纶)、蚕丝或膨体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在进行血管移植时,可利用完整的人工血管对病变或受损的血管进行替换。虽然使用这种人工血管对病变或受损血管进行替换在临床上已取得巨大成效,但其依然面临难以解决的问题,包括在长时间植入后血栓的再次发生和管腔再狭窄的出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这种人工血管的内表面上缺少完整的内皮细胞层。
此外,由于人工血管在径向上几乎不能发生形变,相关技术无法通过外部对人工血管进行压缩,使生物墨汁形成的生物构建体完全均匀、完整且平整地贴合在人工血管的内壁上。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腔组织构建体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和3D生物打印机,能够提高管腔组织的生物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腔组织构建体打印装置,包括:
喷头组件,用于打印生物构建体;以及
生物打印平台,用于支撑管腔组织,且用于承载所述喷头组件打印的生物构建体,以及用于将生物构建体施加在管腔组织的内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头组件包括:
生物墨汁容器,用于容纳生物墨汁;
医用胶容器,用于容纳医用胶;以及
喷嘴,可择一与所述生物墨汁容器和所述医用胶容器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头组件包括:
医用胶喷头,用于在生物构建体的表面施加医用胶;以及
生物墨汁喷头,用于向所述生物打印平台提供生物墨汁,以打印生物构建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医用胶喷头包括:
医用胶容器,用于容纳医用胶;以及
医用胶喷嘴,与所述医用胶容器连通,用于将所述医用胶容器内的医用胶施加于所述生物构建体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医用胶容器与医用胶喷嘴彼此独立或成一体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医用胶喷头包括医用胶活塞,设于所述医用胶容器,所述医用胶活塞用于将所述医用胶容器内的医用胶推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医用胶喷头包括加样针。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腔组织构建体打印装置包括第一施力部件,用于使医用胶从所述医用胶喷头喷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包括第一气泵,用于提供气体压力,使医用胶从所述医用胶喷头喷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包括第一柱塞泵,用于提供推力,使医用胶从所述医用胶喷头喷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墨汁喷头包括:
生物墨汁容器,用于容纳生物墨汁;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5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打印机及3D打印方法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机温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