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织物形态回复性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6269.X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0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冠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14;G01N33/3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35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杆 横杆 底座 测试织物 加固连接 固定杆 回复性 连接头 试样夹 悬挂 测试装置 垂直连接 面料产品 形态变化 形态记忆 自然放置 自然平衡 自然水平 钢直尺 后织物 上端 取下 下端 斜杆 测量 施加 玻璃 | ||
1.一种测试织物形态回复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竖杆、横杆、固定杆和悬挂连接头,所述竖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与所述竖杆之间通过斜杆加固连接,所述竖杆的上端垂直连接所述横杆,所述横杆和所述竖杆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固定杆加固连接,所述横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悬挂连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织物形态回复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等腰三角形,底座的长边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底端,所述竖杆垂直于所述底座所在的平面,所述斜杆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杆的下部靠近中点的位置,所述斜杆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长边正对的顶角,所述竖杆与所述斜杆以及所述底座的长边上的中线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所述固定杆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杆的上端,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杆的左端,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竖杆以及所述横杆之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织物形态回复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斜杆、竖杆、横杆、固定杆以及悬挂连接头均为铝合金材料。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测试织物形态回复性的装置测试织物形态回复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取发生形态变化后织物的试样;
步骤a:用第一试样夹将发生形态变化后的织物试样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中心夹住,固定在测试织物形态回复性的装置的横杆上作为固定翼,下端自由垂下后,用第二试样夹对准织物试样的中心轻轻夹住;
步骤b:给试样施加负荷,将砝码轻轻挂在第二试样夹的下端,轻轻放下;
步骤c:试样受拉经规定时间4min~5min后,取下第二试样夹,卸除负荷;
步骤d:轻轻拿起试样长度方向自由垂下的一端,然后松开第一试样夹,取下试样,将试样自然放置在玻璃台面上,自然平衡时间为1min~2min;
步骤e:用钢直尺测量出试样在自然水平状态下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试织物形态回复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测量试样在自然水平状态下的长度前不得有外力触碰试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试织物形态回复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织物形态回复性在水平、光滑的玻璃试验平台上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试织物形态回复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砝码的质量范围为0.1kg~4kg。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试织物形态回复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选择全记忆类、半记忆类和仿记忆类三种,每种试样分别进行经向、纬向各5次测试。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试织物形态回复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直尺的测量精度为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试织物形态回复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试样夹和第二试样夹的夹口宽度大于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冠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冠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62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