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暂态脉冲电流耦合方法确定电缆具体位置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7285.0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4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武;李嘉敏;刘驰程;傅裕;张骞一;刘东兵;陈磊;杨扬;吴根印;曹晓晖;金丰;刘建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固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11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电缆 暂态 脉冲电流 脉冲电流发生器 电流脉冲信号 暂态大电流 接收机 电缆检测 电缆两端 电缆外皮 接收脉冲 卡钳连接 脉冲采集 停电电缆 位置定位 准确位置 电缆卡 信号线 脉冲 便携 夹钳 卡接 卡钳 无损 标示 尺度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暂态脉冲电流耦合方法确定电缆具体位置的装置,属于电缆检测领域。包括暂态脉冲电流发生器,用于产生暂态大电流脉冲,并通过信号线与卡钳连接;卡钳,用于卡接在电缆外部并向电缆中耦合入电流脉冲信号;脉冲采集接收机,用于接收脉冲信号并显示波形。本发明可无损的、快速地定位出便携电缆卡接夹钳距离电缆两端的准确位置,适用于进行停电电缆中间部分、没有电缆外皮刻度、尺度及明确标示的具体位置定位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暂态脉冲电流耦合方法确定电缆具体位置的装置,属于电缆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电缆长期运行会发生老化或者受到老鼠的破坏而产生故障。高压电缆一旦产生故障放电将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甚至会造成电缆损坏。
电力或控制电缆在敷设后,常规普查办法,就是靠人工,机械的测量,标记关键点,生成纸质或生成可保存的数据,一旦资料丢失,所有工作均需重来,费时费力。
现有同类产品,只能粗略的判断信号强弱,远近等模糊结果,或通过物理破坏、改变形状等机械手段获取故障点,均无法做到即准确判断位置点,又对电缆无任何损伤,即不用改变现场物理状态,又不用考虑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暂态脉冲电流耦合方法确定电缆具体位置的装置,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利用暂态脉冲电流耦合方法确定电缆具体位置的装置,包括,暂态脉冲电流发生器,用于产生暂态大电流脉冲,并通过信号线与卡钳连接;
卡钳,用于卡接在电缆外部并向电缆中耦合入电流脉冲信号;
脉冲采集接收机,用于接收脉冲信号并显示波形。
优选地,所述卡钳包括钳形绝缘的外壳、绕组、短路环、BNC接头、闭合开关,所述绕组安装在外壳内部,绕组通过BNC接头与信号线相连,所述外壳包括两个夹体,所述夹体尾端转轴式连接在一起,顶端可贴合在一起,所述两个夹体内通过引线设有若干个环形的短路环,两个夹体顶端贴合面处设有与短路环对应的若干个闭合开关,所述闭合开关闭合时短路环形成短路回路。
优选地,暂态脉冲电流发生器采用便携式电池作为电源,所发脉冲为低压暂态电流脉冲。
优选地,卡钳在电缆上耦合出脉冲电流,在电缆第一端及电缆第二端形成脉冲I及脉冲II,脉冲I传递到电缆第一端,马上反射向电缆第二端,脉冲II传递到电缆第二端,马上反射向电缆第一端,脉冲采集接收机采集并识别出脉冲I及脉冲II两个脉冲,判断出电缆长度、卡钳与电缆第一端距离、卡钳与电缆第二端距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无损的、快速地定位出便携电缆卡接夹钳距离电缆两端的准确位置,适用于进行停电电缆中间部分、没有电缆外皮刻度、尺度及明确标示的具体位置定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卡钳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示意图;
其中:L1、绕组;S、闭合开关;Ip、脉冲电流;K1、短路环;Pulse、电流脉冲;脉冲I、Pa;脉冲II、Pb;CA、电缆第一端;CB、电缆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说明书附图,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利用暂态脉冲电流耦合方法确定电缆具体位置的装置,包括:
暂态脉冲电流发生器,用于产生暂态大电流脉冲,并通过信号线与卡钳连接;暂态脉冲电流发生器采用便携式电池作为电源,所发脉冲为低压暂态电流脉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固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固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7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