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结构体及具备其的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7292.0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8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隆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209 | 分类号: | H01M50/209;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3;H01M10/6551;H01M10/6554;H01M10/6557;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龚敏;王刚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结构 具备 蓄电池 | ||
1.一种散热结构体,用于提高来自热源的散热,其具备:
热传导片,其用于传递来自所述热源的热,并具有呈螺旋状边卷绕边前进的形状;以及
缓冲构件,其设于所述热传导片的环状背面,并且比所述热传导片更容易根据所述热源的表面形状变形,
所述散热结构体具有贯通通路,所述贯通通路在所述热传导片的边卷绕边前进的方向上贯通,所述贯通通路空置或者用于在内部流动冷却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体,其中,
所述散热结构体在所述热传导片的环状表面还具备紧贴层,
从所述贯通通路朝向径向外侧,按照所述缓冲构件、所述热传导片、所述紧贴层的顺序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结构体,其中,
所述缓冲构件为沿着所述热传导片的所述环状背面卷绕为螺旋状的螺旋状缓冲构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结构体,其中,
所述缓冲构件为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所述贯通通路的筒状缓冲构件,
所述热传导片呈螺旋状卷绕所述筒状缓冲构件的外侧面。
5.一种蓄电池,是在具有流动冷却构件的结构的箱体内具备一个或两个以上作为热源的蓄电池元件的蓄电池,
所述蓄电池具备散热结构体,所述热源配置于所述散热结构体的外侧,所述散热结构体提高来自所述热源的散热,
所述散热结构体具备:
热传导片,其用于传递来自所述热源的热,并具有呈螺旋状边卷绕边前进的形状;以及
缓冲构件,其设于所述热传导片的环状背面,并且比所述热传导片更容易根据所述热源的表面形状变形,
所述散热结构体具有贯通通路,所述贯通通路在所述热传导片的边卷绕边前进的方向上贯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其中,
所述散热结构体在所述热传导片的环状表面还具备紧贴层,从所述贯通通路朝向径向外侧,按照所述缓冲构件、所述热传导片、所述紧贴层的顺序构成。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蓄电池,其中,
所述缓冲构件为沿着所述热传导片的所述环状背面卷绕为螺旋状的螺旋状缓冲构件,
将所述散热结构体至少配置在所述热源与所述冷却构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蓄电池,其中,
所述缓冲构件为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所述贯通通路的筒状缓冲构件,
所述热传导片呈螺旋状卷绕所述筒状缓冲构件的外侧面,
将所述散热结构体至少配置在所述热源与所述冷却构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蓄电池,其中,
所述缓冲构件为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所述贯通通路的筒状缓冲构件,
所述热传导片呈螺旋状卷绕所述筒状缓冲构件的外侧面,
所述筒状缓冲构件构成为能够在所述贯通通路中流动所述冷却构件,
将所述散热结构体配置在所述热源与所述箱体之间、以及/或者所述热源彼此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未经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72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线模块及蓄电模块
- 下一篇:用于电动化车辆电池组的外壳组件中间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