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液器、气雾产生装置及储液器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7626.4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4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艾明欢;杨菁;高丽娜;王雨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10 | 分类号: | A24F40/10;A24F40/46;A24F40/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器 产生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液器、气雾产生装置以及该储液器的制造方法。该储液器内包括至少一个毛细管道和至少一个出液口,毛细管道是非直接和/或直接贯通的,直接贯通是指毛细管道的上下两端口之间的通道为直线,非直接贯通是指毛细管道的上下两端口之间的通道为非直线,毛细管道用于储存和导通液体,出液口是毛细管道的端口。本发明提供的储液器实现了储液以及导液一体化的功能,并且该储液器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雾产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液器、气雾产生装置及储液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气雾产生装置技术领域,储液器用于储存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目前存在的储液器主要有外形规则的桶装和管状结构,并且上述的储液器需要配合阀门使用,当储液器用于储存液体时,阀门用于防止储液器中液体的溢出。
但是上述储液器至少具有以下弊端:
1.阀门存在,不仅增加了储液器的结构复杂度,同时由于需要依赖阀门实现对储液器中液体的控制,增加了液体控制的不确定性,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不便;
2.目前存在的储液器具有单一的功能,一种是以储液为主要目的,另一种是以导液为主要目的,故而,如果要实现储液与导液的两种功能时,需要不同的储液器与导液元件配合才能实现;
3.目前的储液器的制造方法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
故而,需要一种储液器以及储液器的制造方法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用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内包括至少一个毛细管道和至少一个出液口,所述毛细管道是非直接和/或直接贯通的,所述直接贯通是指所述毛细管道的上下两端口之间的通道为直线,所述非直接贯通是指所述毛细管道的上下两端口之间的通道为非直线,所述毛细管道用于储存和导通液体,所述出液口是所述毛细管道的端口。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道为沿所述储液器内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和/或,螺旋结构,和/或,折线结构;其中,所述长度方向为所述储液器上下两端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方向。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道的直径为0.2mm-2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储液器的制造方法,可用于制造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储液器,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具有固定形状结构的第一材料嵌入可变形的第二材料内形成复合坯材材料,其中,所述复合坯材材料的体积为所述第一材料与所述第二材料的体积之和;将所述复合坯材材料通过模具成型,形成成型复合坯材材料;烧结所述成型复合坯材材料,使所述第一材料分解,形成复合材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材料为固体结构,所述第二材料为可变形的浆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材料由多个片材叠加而成,其中,将所述第一材料放置于第一片材上形成第一复合坯材材料,将所述第一材料放置于第二片材上形成第二复合坯材材料,将所述第一复合坯材材料与所述第二复合坯材材料叠加形成所述复合坯材材料。
可选地,将所述复合坯材材料通过模具挤压成型,形成所述成型复合坯材材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材料为沿所述第二材料长度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和/或,螺旋结构,和/或,折线结构;其中,所述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材料上下两端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材料为以下至少一种或多种材料的组合:尼龙线;牙刷毛;高分子丝束;高分子线。
可选地,所述第二材料为陶瓷、玻璃、泥坯或低发泡耐高温高分子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76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换热器及变频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抗氧化融合蛋白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