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及道岔转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7825.5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6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徐井芒;王平;陈嵘;陈嘉胤;方嘉晟;高原;安博洋;胡辰阳;刘子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7/00 | 分类号: | E01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崔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效 锥度 基本 道岔 转辙器 | ||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道岔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及道岔转辙器。一种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用于道岔转辙器,其配置有优化轨道段,并且沿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的延伸方向,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具备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优化轨道段包括依次间隔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第一位置及第三位置分别位于优化轨道的两端。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优化轨道段在第一侧的轨顶向第二侧逐渐凹陷;由第三位置至第二位置,优化轨道段在第一侧的轨顶向第二侧逐渐凹陷;以在第一侧的轨顶处形成弧形的优化面。该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采用该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的道岔转辙器,能够显著提升行车平稳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道岔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及道岔转辙器。
背景技术
在我国道岔现有设计条件下,当轮对直逆向通过转辙器且轮载由曲基本轨过渡至直尖轨前,曲基本轨侧轮轨接触点随曲基本轨向外弯折而外移,实际滚动圆半径减小;而直基本轨侧实际滚动圆半径变化很小,轮对产生较大滚动圆半径差和等效锥度,加剧了轮对横向动力响应;轮对发生蛇形运动,降低了列车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该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采用该低等效锥度直基本轨的道岔转辙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在轮载过渡前,直基本轨侧轮轨接触点能够随曲基本轨侧接触点同步外移,从而使得轮载过渡前轮轨接触点同步变化,减小了两侧轮轨接触点位置的横向非对称量,降低了轮对滚动圆半径差和等效锥度,由此,能够降低车辆直向通过道岔时的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和轮对横移量,显著提升行车平稳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用于道岔转辙器,其配置有优化轨道段,并且沿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的延伸方向,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具备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
沿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的延伸方向,优化轨道段包括依次间隔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第一位置及第三位置分别位于优化轨道段的两端;
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优化轨道段在第一侧的轨顶向第二侧逐渐凹陷;由第三位置至第二位置,优化轨道段在第一侧的轨顶向第二侧逐渐凹陷;以在第一侧的轨顶处形成弧形的优化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沿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的延伸方向,优化面在第二位置处的钢轨廓形相对位于其在第一位置处的钢轨廓形内。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位置及第三位置的钢轨廓形均与CHN60钢轨廓形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优化面通过刨切第一侧的轨顶形成。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刨切的深度小于或等于1.5mm。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靠近第二侧的优化面与优化轨道段的钢轨轨顶中心线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20mm。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间隔1m。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7m。
一种道岔转辙器,包括直尖轨、曲基本轨以及上述的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
曲基本轨与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间隔设置;直尖轨设置在曲基本轨与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之间,并与曲基本轨相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78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型绝缘成型件的热压模具、产品及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尼龙挡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