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表面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8003.9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5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辛存良;张婷;何世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J1/01 | 分类号: | F16J1/01;F16J1/02;B29C65/5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环 含氟聚合物 活塞 活塞表面 活塞基体 耐磨材料 耐磨性 粘接 分子结构 工作寿命 摩擦系数 外周壁 减磨 盲孔 分段 加工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塞表面结构及其加工方法。该活塞表面结构包括活塞基体,活塞基体中间开设有盲孔。活塞基体外周壁上依次粘接有第一耐磨环、第二耐磨环和第三耐磨环;第一耐磨环、第二耐磨环和第三耐磨环均采用含氟聚合物耐磨材料。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分段粘接采用含氟聚合物耐磨材料制作而成的耐磨环的方法来提高活塞的耐磨性;含氟聚合物耐磨材料由于其本身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从而提高活塞的减磨耐磨性,延长活塞工作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塞表面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微型制冷机的活塞表面部位一般是采用真空镀膜的方法来提高活塞表面耐磨性,而这种方法由于制备的膜层较薄,且膜层与基体、膜层与膜层的结合方式是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进行连接的,附着力较差,导致活塞长时间工作后磨损较严重而失效,最终影响微型制冷机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塞表面结构及其加工方法,该结构及其加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高活塞的耐磨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塞表面结构,包括活塞基体,所述活塞基体中间开设有盲孔。所述活塞基体外周壁上依次粘接有第一耐磨环、第二耐磨环和第三耐磨环;所述第一耐磨环、第二耐磨环和第三耐磨环均采用含氟聚合物耐磨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耐磨环的长度为5.8~6.2mm;所述第二耐磨环的长度为7.1~7.5mm;所述第三耐磨环的长度为6.3~6.6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耐磨环、第二耐磨环和第三耐磨环均通过环氧树脂胶粘剂粘接在活塞基体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基体的中段外周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耐磨环上设有两个与第一通孔相适应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基体采用含钨的硬质合金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基体外表面、第一耐磨环内表面、第二耐磨环内表面和第三耐磨环内表面的粗糙度均为6.3μm。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活塞表面结构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活塞基体、第一耐磨环、第二耐磨环、第三耐磨环预热。
(2)在预热后的活塞基体的表面涂抹一层环氧树脂胶粘剂。
(3)待环氧树脂胶粘剂预固化后,将预热后的第一耐磨环套在活塞基体的盲孔端的外侧并旋转3~5圈,使第一耐磨环粘接在活塞基体上。
(4)将预热后的第二耐磨环套在活塞基体的中段外侧并旋转3~5圈,使第二耐磨环粘接在活塞基体上。
(5)将预热后的第三耐磨环套在活塞基体的开口端的外侧并旋转3~5圈,使第三耐磨环粘接在活塞基体上。
(6)全部粘接完成后,将粘接有第一耐磨环、第二耐磨环和第三耐磨环的活塞基体放在70℃的真空烘箱内固化8小时。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分段粘接采用含氟聚合物耐磨材料制作而成的耐磨环的方法来提高活塞的耐磨性;含氟聚合物耐磨材料由于其本身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从而提高活塞的减磨耐磨性,延长活塞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活塞表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活塞基体,2、第一耐磨环,3、第二耐磨环,4、第三耐磨环,5、第二通孔,6、第一通孔,7、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80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