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3D类器官评价药物肠毒性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8168.6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昕;梁辰美子;张远金;刘明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C12N5/071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器官模型 器官 检测 评价药物 肠毒性 药物肠 凋亡 培养皿 毒理学研究 阳性化合物 毒性机制 毒性检测 器官形态 小肠隐窝 形态观察 药物诱导 基质胶 灵敏度 分选 接种 验证 研究 | ||
1.一种通过3D类器官检测药物的肠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3D类器官的培养;
(2)3D类器官培养至出芽且形成绒毛状结构后给药;
(3)给药48小时后对3D类器官进行荧光拍照,根据3D类器官的形态破坏的程度和数量来确定药物的肠毒性。
2.一种通过3D类器官检测药物IC5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3D类器官的培养;
(2)3D类器官培养至出芽且形成绒毛状结构后给药;
(3)给药48小时后MTS法检测药物IC50。
3.一种通过3D类器官检测蛋白水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3D类器官的培养;
(2)3D类器官培养至出芽且形成绒毛状结构后给药;
(3)给药48小时后检测蛋白水平。
4.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完全培养基对3D类器官进行培养,所述完全培养基含基础培养基和生长因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培养基含有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1%-3%B27、1%-3%N2、0.2%-0.5%N-乙酰、1%-3%谷氨酰胺、1%-3%HEPES、1%-3%双抗、90%-95%Advanced DMEM/F12;所述生长因子包括Responding,m-noggin、m-EGF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给药48小时后包括向3D类器官的培养基中加入MTS试剂,并在细胞培养箱中避光孵育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中加入MTS试剂的终浓度为1.90mg/ml;和/或,所述细胞培养箱的温度为36℃-37℃;和/或,所述避光孵育的时间为1-2小时。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给药48小时后还包括:加入PBS、打碎基质胶、收集、静置、离心、加入裂解液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具体指将收集到的孔中溶液及基质胶碎片置于冰上静置10分钟;和/或,所述离心的条件为:室温下800rpm离心5min;和/或,所述裂解液为RIPA裂解液、NP-40、TritonX-100。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蛋白指原型caspase-3和剪切caspase-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81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线虫表型指征的化学物毒性高通量筛检方法
- 下一篇:红细胞裂解试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