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参数规则匹配的汽轮机振动故障推理诊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8686.8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2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震伟;郑渭建;郭鼎;俞荣栋;李汉秋;李峰;丁蓓菁;刘轩驿;孙科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诊断 汽轮机 规则匹配 双参数 推理 故障诊断规则 振动故障 故障诊断模块 故障诊断 规则数据 汽轮发电机组 触发故障诊断 工程技术领域 人工输入数据 可靠性维护 故障特征 实时数据 信息获取 规则库 删除 引入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可靠性维护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双参数规则匹配的汽轮机振动故障推理诊断方法。现有判断汽轮发电机组故障方法对信息获取要求高且麻烦,操作性差。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参数规则匹配的汽轮机振动故障推理诊断方法,包括故障诊断规则库和汽轮机故障诊断模块,故障诊断规则库包括可对诊断规则进行管理的故障特征数据和诊断规则数据,故障诊断规则库可通过定义、增加、删除和修改的方式对诊断规则数据进行管理;汽轮机故障诊断模块针对实时数据或人工输入数据,采用基于双参数规则匹配的故障推理诊断方法,触发故障诊断规则库中相应诊断规则工作给出诊断结论。本发明将双参数规则匹配方法引入故障诊断,故障诊断效果好、准确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靠性维护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双参数规则匹配的汽轮机振动故障推理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轮机是电力生产的重要设备,复杂的结构加上特殊的工作运行环境综合造成汽轮机的故障率较高,有些故障会严重危害汽轮机运行,因此汽轮发电机组的故障诊断十分重要。随着电力工业发展,汽轮发电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和单位机组装机容量都得到了迅速提高,机组轴系也越来越复杂,诱发机组振动的潜在因素也相应增加。振动问题在机组安全运行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关注机组振动对于生产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影响。
汽轮机组的故障表现形式十分复杂,故障诊断系统已逐步发展成为保证机组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已有的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偏向于基于信号的采集、分析及诊断,故障诊断推理方法主要集中在神经网络方法的应用上,对基于经验规则的知识表示及推理方法的研究较少。在汽轮机组故障诊断推理过程中,大多是信息不完备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常采用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已有常见的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包括可信度方法、神经网络方法、Bayes方法、证据理论及可能性理论神经网络等。这些方法在不同的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解决不确定性推理问题上有局限性,例如,规则的应用方法要求、加权推理问题的限制、规则参数获取方面等,具体是进行推理判断所需的信息获取要求高而且十分麻烦,造成操作性差,故障诊断结果准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判断汽轮发电机组故障局限性大,对信息获取要求高且十分麻烦,操作性和诊断结果准确性都较差,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参数规则匹配的汽轮机振动故障推理诊断方法,其通过产生式规则和双参数方法的结合以及故障特征的组合,获得准确性更高的故障诊断结果。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双参数规则匹配的汽轮机振动故障推理诊断方法,包括故障诊断规则库和汽轮机故障诊断模块,所述故障诊断规则库包括可对诊断规则进行管理的故障特征数据和诊断规则数据,且故障诊断规则库可以通过定义、增加、删除和修改的方式对诊断规则数据进行管理;所述汽轮机故障诊断模块针对实时数据或人工输入数据,采用基于双参数规则匹配的故障推理诊断方法,触发故障诊断规则库中相应诊断规则工作以给出诊断结论。本发明将双参数规则匹配方法引入汽轮机振动故障诊断中,并对故障特征进行组合以获取更完备的诊断规则;根据得到的实时数据或人工输入数据,触发诊断规则工作给出诊断结论,对于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实时数据或人工输入数据的异常定义基本故障模式;采用基于双参数的产生式规则作为故障诊断规则的表达形式,所述表达形式为满足故障条件则进行对应操作,IF【故障条件】THEN【诊断结论及操作】,基于双参数的产生式规则写作:IF E1(i1,p1)AND E2(i2,p2)AND…AND En(in,pn)
THEN H(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86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