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循环式手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9309.6 | 申请日: | 201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8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惊涛;陆建南;骆洪;陶麒;任建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环亚医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孙章虎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体内部 手术装置 循环拉伸 自循环式 控制器 静脉回流障碍 底部支撑板 病人上肢 垂直连接 底座顶部 底座连接 缓冲效果 局部肌肉 同时装置 斜角支撑 运动帮助 装置安装 便捷性 定位架 固定带 拉伸板 自循环 侧边 拉伸 底座 血液 贯穿 流通 运作 保证 | ||
1.一种自循环式手术装置,包括循环拉伸装置(1)、控制器(2)、导线(3)、底座(4)、控制机体(5)、活动拉伸板(6)、斜角支撑板(7)、固定带(8)、侧边定位架(9)、底部支撑板(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拉伸装置(1)安装在控制机体(5)内部,所述控制机体(5)底部与底座(4)顶部垂直连接,所述导线(3)一端贯穿底座(4)连接到控制机体(5)内部,另一端固定于控制器(2)内部,所述控制机体(5)顶端中部装有活动拉伸板(6)且活动拉伸板(6)底部与循环拉伸装置(1)顶部焊接,所述固定带(8)两端分别与活动拉伸板(6)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体(5)顶部右端与底部支撑板(10)左端底部焊接,所述活动拉伸板(6)左端与斜角支撑板(7)底部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侧边定位架(9)之间相互平行且底端与底部支撑板(10)两侧固定连接;
所述循环拉伸装置(1)由连接装置(11)、循环装置(12)、稳固装置(13)、驱动装置(14)、转动装置(15)、升降调节装置(16)组成;
所述连接装置(11)底部与循环装置(1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稳固装置(13)之间相互平行且顶部与连接装置(11)两端底部垂直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4)以循环装置(12)的中心线进行对称分布且中端顶部与循环装置(12)底端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升降调节装置(16)顶部两端垂直固定于稳固装置(13)两端底部,所述转动装置(15)安装在升降调节装置(16)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1)由顶部固定块(111)、右活动板(112)、右拉杆(113)、滑块(114)、定位外螺纹传动杆(115)、左活动板(116)、左拉杆(117)组成,所述顶部固定块(111)内部与滑块(114)后端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外螺纹传动杆(115)上半端贯穿顶部固定块(111)连接到滑块(114)后端内部,所述定位外螺纹传动杆(115)侧面与滑块(114)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左拉杆(117)一端连接到滑块(114)顶端左侧,另一端固定于左活动板(116)底端,所述左活动板(116)右端与右活动板(112)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右拉杆(113)一端连接到滑块(114)顶端右侧,另一端固定于右活动板(112)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12)由第一传动轮(121)、传动齿轮(122)、左交叉臂(123)、第二传动轮(124)、缓冲杆(125)、第三传动轮(126)、调节杆(127)、上凸块(128)、右交叉臂(129)、第四传动轮(1210)、第一导向轮(1211)、下凸块(1212)、第二导向轮(1213)、传动带(1214)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122)侧面与第一传动轮(121)前端侧面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轮(121)通过传动带(1214)与第二传动轮(124)、第三传动轮(126)、第四传动轮(1210)、第一导向轮(1211)、第二导向轮(1213)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124)后端与左交叉臂(123)左端内部垂直连接,所述左交叉臂(123)底端与右交叉臂(129)底端交叉固定于第一传动轮(121)后端,所述左交叉臂(123)顶端与右交叉臂(129)顶端交叉固定于第三传动轮(126)后端,所述第三传动轮(126)后端与滑块(114)内部垂直连接且侧面与定位外螺纹传动杆(115)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上凸块(128)顶部与右交叉臂(129)上半端左侧面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轮(1213)后端与上凸块(128)内部垂直连接,所述调节杆(127)底端贯穿右交叉臂(129)上半端连接到上凸块(128)内部,所述下凸块(1212)底部与右交叉臂(129)下半端左侧面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轮(1211)背部与下凸块(1212)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125)两端固定分别固定于右交叉臂(129)中端与左交叉臂(123)中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环亚医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环亚医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93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