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隔音防火的轻质闭孔陶瓷墙体砖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9495.3 | 申请日: | 201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1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朱佳媚;万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10 | 分类号: | C04B38/10;C04B33/13;C04B33/04;C04B33/36;C03C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17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墙体 隔音 隔热 闭孔 轻质 防火 多孔羟基磷灰石 二氧化硅微球 低温熔块 多孔陶瓷 改性粘土 隔热纤维 空心纳米 配方组成 膨胀石墨 热膨胀率 纳米级 墙体砖 吸水率 有机锆 重量份 抗折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隔音防火的轻质闭孔陶瓷墙体砖,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原材料的配方组成为:有机锆改性粘土40‑50份、隔热纤维粉10‑18份、低温熔块15‑20份、准纳米级膨胀石墨2‑4份、空心纳米二氧化硅微球5‑10份、多孔羟基磷灰石5‑12份。相对于市售的多孔陶瓷墙体砖,本发明具有更低的密度、更低的吸水率、更高的抗折强度、在1000℃热膨胀率也更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隔热隔音防火的轻质闭孔陶瓷墙体砖。
背景技术
正常室内隔墙都是用轻质的墙体砖,轻质砖其密度仅为600-700kg/m3,轻质砖一般都是指发泡砖,目前比较多的发泡砖主要是采用有机发泡技术,有机发泡主要存在防腐性能和防火性能较差的缺点。轻质砖既能有效减小楼面负重,又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热效果,但轻质砖强度较差,所以如何获得更轻更强的墙体砖是本行业内永远追求的课题。
多孔陶瓷是具有较高孔率的陶瓷,具有隔音、保暖等功能,应用领域非常广阔,主要用于轻质外墙砖、轻质内墙砖、温暖地板砖、隔热砖、隔音砖等。目前制备多孔陶瓷的主要制备方法是通过在坯料添加发泡剂,发泡剂在烧制过程中产生气体的物质,通过改变发泡剂的种类、数量和粒度,控制陶瓷中气孔的大小、形状,该方法制备出的多孔陶瓷具有孔隙小,渗水性强等缺点。
CN201610632382.9涉及一种多孔陶瓷砖,由多孔陶瓷坯料先加水制多孔陶瓷浆料、再成型多孔陶瓷坯体、最后高温烧结制得厚度大于0.5CM的多孔陶瓷砖;所述多孔陶瓷坯料主要包括粘土和生物质燃料;所述粘土为陶土、瓷土和硼泥中的一种;生物质燃料的粒径为1-5mm;常压下,粘土和生物质燃料的体积比为1:1-4。坯体烧结过程中,坯体内的生物质燃料在高温无氧密闭的环境下迅速炭化,只残留少量焦炭,原先生物质燃料占有体积迅速缩小并由生物质炭化产生的气体填充,因此能够坯体形成无数肉眼可见的孔隙;但该发明密度偏大、强度偏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隔热隔音防火的轻质闭孔陶瓷墙体砖。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隔音防火的轻质闭孔陶瓷墙体砖,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原材料的配方组成为:有机锆改性粘土40-50份、隔热纤维粉10-18份、低温熔块15-20份、准纳米级膨胀石墨2-4份、空心纳米二氧化硅微球5-10份、多孔羟基磷灰石5-12份。
所述的隔热纤维粉为硅酸铝纤维粉、玄武岩纤维粉、莫来石纤维粉、玻璃纤维粉、高硅氧纤维粉、氧化铝纤维粉中的至少一种。
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低温熔块的配方组成为:硼酸5-10份、硼砂3-5份、长石6-14份、锂盐5-10份、玻璃屑10-15份。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长石为钾长石、钠长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锂盐为氯化锂、硫酸锂、硝酸锂、碳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有机锆改性粘土的制备方法为:常温下将10份高岭土、3-5份有机膨润土、3-5份无机膨润土、20-30份醇溶剂、2-4份锆酸酯偶联剂加入至搅拌装置中,600-1000r/min搅拌条件下加热至50-70℃,然后保温反应4-6h,最后经离心喷雾造粒,经干燥后得有机锆改性粘土。
也就是说,所述的有机锆改性粘土的制备过程中,高岭土、有机膨润土、无机膨润土、醇溶剂、锆酸酯偶联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0:(3-5):(3-5):(20-30):(2-4)。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锆酸酯偶联剂为四正丙基锆酸酯、四异丙基锆酸酯、锆酸酯偶联剂DN-807、锆酸酯偶联剂FD-NZ97、锆酸酯偶联剂KEN-REACTNZ38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醇溶剂为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轻质闭孔陶瓷墙体砖的原材料的配方、低温熔块的配方、有机锆改性粘土的配方等都可以市售购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94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