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落锤式低速冲击试验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0264.4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3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万云;杨海龙;陈莘莘;罗文俊;周双喜;童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3 | 分类号: | G01N3/303;G01N3/02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贺楠 |
地址: | 330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调节机制 冲击试验 角度调节 落锤式 实验台 吊锤 落锤 减震器 材料力学性能 落锤冲击试验 吸盘式电磁铁 冲击试验台 可调式气缸 转角 测试装置 冲击底板 固定试件 缓冲压力 可拆卸的 立式轴承 落锤冲击 试件夹板 台本发明 组件包括 控制器 钢梁 复合材料 盖板 冲击孔 电热板 角度盘 配重块 限位器 液压油 横梁 滑轮 多块 光杠 控温 立杆 试件 数显 提锤 把手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落锤式低速冲击试验台,涉及落锤冲击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试件的实验台本体、落锤组件、角度调节机制以及温度调节机制,实验台本体包括提锤横梁、限位器、冲击底板、液压油缓冲压力可调式气缸减震器、多块可拆卸的多种冲击孔试件夹板和立杆;落锤组件包括滑轮、吊锤钢梁、直流吸盘式电磁铁、配重块和吊锤;角度调节机制包括立式轴承光杠座和平面转角角度盘;温度调节机制包括两块数显控温电热板、把手、盖板和数显控制器。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可以很好模拟复合材料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冲击试验。分析试件的材料力学性能,极大地提高了落锤冲击试验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落锤冲击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落锤式低速冲击试验台,特别涉及一种可以连续调节冲击角度和试件测试温度的低速冲击实验台。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以其高比模量、优异的抗疲劳性能、良好的耐热性能和独特的可设计性。复合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领域。由于飞机可能遇到如飞鸟,冰雹,跑道碎片的撞击,其特点是冲击速度和冲击角度多变。在受到冲击损伤后,材料的抗疲劳,腐蚀,蠕变等力学性能会大幅度下降,从而显著降低结构的损伤容限能力,影响飞行器的正常工作。在工程实际中,外来冲击物的冲击方向是随机的,不同的冲击角度往往会对材料的损伤程度和模式产生较大的影响。
现有的对材料冲击测试的方法分为落锤式、摆锤式、空气炮等。它们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只有落锤式便于进行多角度的冲击实验。但是现在设备使用性能比较单一,实验时最多能够实现改变角度对试件进行冲击实验,无法同时改变试件受冲击试验时的温度环境,实验得到的数据不够全面,无法更好的了解被测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抗冲击能力。这样就不能够很好地对被测物体进行设计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锤式低速冲击试验台,以解决目前技术公用的设备在使用时,由于设备的使用性能较为单一,实验时不能对设备的冲击角度进行控,而且无法改变被试验物体受冲击试验时的温度环境,试验得到的数据不够不全面,无法更好地了解被测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抗冲击能力,这样就不能很好地被测物体进行改进,适用性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落锤式低速冲击试验台,包括固定试件的实验台本体、落锤组件、角度调节机制以及温度调节机制:
实验台本体包括提锤横梁、限位器、冲击底板、液压油缓冲压力可调式气缸减震器、多块可拆卸的多种冲击孔试件夹板和立杆,所述试件夹板夹持在所述试验台本体上,试件夹板铰接在立杆上并能够随着所述试验台本体转动;
落锤组件包括滑轮、吊锤钢梁、直流吸盘式电磁铁、配重块和吊锤;
角度调节机制包括立式轴承光杠座和平面转角角度盘;
温度调节机制包括两块数显控温电热板、把手、盖板和数显控制器,两块数显控温电热板分别放置在试验件的上下两侧,利用把手让冲击面上的数显控温电热板移开的瞬间,直流吸盘式电磁铁断电,让吊锤掉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试件夹板设有两种形状的冲击槽口,分别是矩形孔和圆形孔,上下冲击槽口的尺寸相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试件夹板由四个立式轴承光杠座固定,通过观察试件夹板上的平面转角角度盘的读数,来调节四个立式轴承光杠座来达到连续调节冲击角度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试验台本体上还安装了数显控温电热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块左右对称设置在提锤横梁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吊锤上还设有加速度计和传感器,所述加速度计安装在吊锤末端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平面转角角度盘是试件夹板表面向下凹陷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02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