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0424.5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申屠卫民;钱剑锋;朱荣彦;郑建军;李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常安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50 | 分类号: | F22D1/50;F22B37/54;F28D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盐水 收能器 送入 预热 锅炉排污余热 回收处理系统 除氧器 除氧 连排 污水 高温水蒸气 连排扩容器 锅炉排放 能量回收 减压 收容器 排放 扩容 回收 | ||
1.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氧器、除氧收能器,连排扩容器,连排收能器,其中:
连排扩容器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管道连接锅炉的排污口,输出端通过第二管道分为两个支路,第一支路连接连排收能器的排污水进口,另一支路直接排放;
所述连排收能器的排污水出口通过第三管道直接排放,其冷却水进口通过的第四管道连通除盐水进水管,而冷却水出口通过第五管道直接连通除氧器的输入管道;
所述除氧器的输出口通过第六管道连通疏水箱,而除氧器的排气口通过第七管道连通除氧收能器的蒸汽进口;
所述除氧收能器的凝结水出口通过第八管道连通疏水箱,其放气口连接安全阀排汽管道,所述除氧收能器的冷却液进口通过第九管道连通除盐水进水管,而冷却液出口通过第十管道连通除氧器的输入管道;
锅炉排放的污水送入连排收容器内减压扩容,排放的高温度污水送入连排收能器内对送入的除盐水进行预热,预热后的除盐水送入除氧器内,除氧器排放的高温水蒸气送入除氧收能器内对除盐水进行预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收能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换热管组,壳体两端分别通过法兰面安装有前封壳和后封壳,所述前封壳上开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与换热管组两端连通,所述壳体上端开设有蒸汽进口和放气口,而壳体下端面开设有凝结水出口和检漏口,高温蒸汽通过蒸汽进口送入壳体内部,与换热管组内的冷却液进行换热,凝结的水从下方的凝结水出口排出,同时蒸汽中的气体通过放气口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排收能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换热管组,壳体两端分别通过法兰面安装有前封壳和后封壳,所述前封壳上开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与换热管组两端连通,所述壳体正面开设有排污水进口,背面开设有排污水出口,且排污水进口与排污水出口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与壳体的中轴线在同一平面, 高温污水送入壳体内部,与换热管组内的冷却水进行换热,降温后的污水通过排污水出口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为多根换热管相互平行设置,相邻两根换热管之间通过支管连通,所述支管位于换热管端部,且相邻两根支管位于换热管的不同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第八管道,第九管道及第十管道上均安装有闸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盐水进水管与除氧器的输入管道之间通过第十一管道连通,且管道上安装有闸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常安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常安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04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