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全站仪棱镜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0529.0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9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范海英;莫耀坤;田昊哲;祝丽;郭佳奇;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700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棱镜杆 电脑自动控制 信号接收器 智能全站仪 激光发射 棱镜 接受板 全站仪棱镜 三角形支架 信号发射器 信号发生器 电动马达 调整支架 对准状态 工作稳定 激光反射 系统确定 携带方便 旋转电机 制动螺旋 从动轮 杆装置 极坐标 全站仪 圆心点 主动轮 偏角 物镜 圆点 传输 | ||
1.一种智能全站仪棱镜杆装置,包括棱镜杆系统、支架系统、棱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棱镜杆系统包括测点桩(2)、锥体圆弧面(3)、激光反射镜面(4)、棱镜杆锥体(1)、棱镜杆A(51)、棱镜杆B(52)、棱镜杆C(53)、激光发射接受板(7)、棱镜杆套杆(12)、棱镜杆旋转从动轮(13);支架系统包括三角形支架基座(9)、棱镜杆旋转电机主动轮(14)、支架A(61)、支架B(62)、调平推动杆A(101)、调平推动杆B(102)、电动马达A(111)、电动马达B(112)、制动螺旋A(81)、制动螺旋B(82)、电脑自动控制系统(15)、复核水准气泡(16);棱镜系统包括棱镜(17)和棱镜信号接收器(18);测点桩(15)顶面设置为半球形,在半球形顶面内嵌激光反射镜面(4),半球形顶面与棱镜杆锥体(1)底端锥体圆弧面(3)相吻合,棱镜杆锥体(1)与棱镜杆A(51)相连,棱镜杆A(51)与棱镜杆C(53)连接,棱镜杆C(53)与棱镜杆B(52)连接,棱镜杆A(51)顶部安装激光发射接受板(7),棱镜杆B (52)顶部与棱镜(17)连接,在棱镜(17)后面中心位置安装棱镜信号接收器(18);棱镜杆B(52)与三角形支架基座(9)通过棱镜杆套杆(12)连接,在棱镜杆B(52)与三角形支架基座(9)连接位置安装棱镜杆旋转从动轮(13),在棱镜杆套杆(12)两侧安装棱镜杆旋转电机主动轮(14),三角形支架基座(9)顶面安装电脑自动控制系统(15)、复核水准气泡(16),三角形支架基座(9)两个顶点通过调平推动杆A(101)与支架A(61)连接,调平推动杆B(102)和支架B(62)连接,调平推动杆A(101)与电动马达A(111)连接,调平推动杆B(102)和电动马达B(112)连接,支架A(61)上安装制动螺旋A(81),支架B(62)上安装制动螺旋B(82),电脑自动控制系统(15)与激光发射接受板(7)、电动马达A(111)、电动马达B(112)、棱镜杆旋转电机主动轮(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全站仪棱镜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光发射接受板(7)为圆形,尺寸与棱镜杆A(51)直径一致,激光发射接受板(7)建立以圆心为坐标,建立极坐标系,激光发射接受板(7)中心为激光发射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全站仪棱镜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棱镜(17)中心位置设置棱镜信号接收器(18),在全站仪物镜上下缘安装信号发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全站仪棱镜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棱镜杆A(51)内中空,棱镜杆锥体(1)底端圆弧面与测点桩(2)顶面半球形相匹配,棱镜杆装置工作时激光反射镜面(4)、棱镜杆A(51)、激光发射接受板(7)、棱镜杆B(52)处于同一铅锤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学院,未经辽宁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05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线定位仪
- 下一篇:物理量测量装置、电子设备和移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