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电路径的分组恢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1313.6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4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岩;顾雪平;王丽媛;周光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10/06;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何明伦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电 路径 分组 恢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送电路径的分组恢复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送电起始位置和待恢复位置之间的各电压等级线路的极限充电距离;根据网络流理论,建立前K送电路径优化模型;根据各极限充电距离,建立送电路径的线路分组投运模型;根据线路分组投运模型,确定送电起始位置和待恢复位置之间用于送电的分组线路;根据前K送电路径优化模型和分组线路,确定送电起始位置和待恢复位置之间的分组恢复路径。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送电路径恢复的快速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送电路径的分组恢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在大停电后的恢复控制中,送电路径的恢复是系统恢复过程中一项重要任务,合理的送电路径及其充电方式将加快系统恢复进程,有助于系统安全、快速恢复,而现有技术在恢复路径时一般是单一送电路径的恢复方法,恢复送电路径的快速性和安全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电路径的分组恢复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提高送电路径恢复的快速性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电路径的分组恢复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送电起始位置和待恢复位置之间的各电压等级线路的极限充电距离;根据网络流理论,建立前K送电路径优化模型;根据各极限充电距离,建立送电路径的线路分组投运模型;根据线路分组投运模型,确定送电起始位置和待恢复位置之间用于送电的分组线路;根据前K送电路径优化模型和分组线路,确定送电起始位置和待恢复位置之间的分组恢复路径。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获取送电起始位置和待恢复位置之间的各电压等级线路的极限充电距离的步骤,包括:获取各电压等级线路末端的极限过电压;根据线路末端的极限过电压,确定线路的极限充电距离;其中,极限充电距离和极限过电压的关联关系为:
其中,U2为线路末端电压,L0为单位长度线路电感,C0为单位长度线路电容、l为线路长度、Es为等值电源电势,Xs为电源电抗,当U2的大小为过电压极限值时,l的大小即为线路的极限充电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根据线路分组投运模型,确定送电起始位置和待恢复位置之间用于送电的分组线路的步骤,包括:根据各极限充电距离,确定线路分组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获取线路的长度对线路的隶属度函数;其中,隶属度函数呈偏大型正态分布;隶属度函数表示线路长度对线路恢复送电失败率的函数;根据隶属度函数,计算得到线路的恢复可靠性指标;根据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恢复可靠性指标,确定送电起始位置和待恢复位置之间用于送电的分组线路;其中,用于送电的分组线路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目标函数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1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