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模式匹配器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1787.0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7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昊宇;董克攻;颜冬林;林宏奂;郭超;王瑜英;李成钰;王波鹏;陶汝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2B6/255 | 分类号: | G02B6/25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丙林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模式 配器 制作方法 | ||
1.一种光纤模式匹配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作模场渐变的第一光纤;
制作所述第一光纤的匹配锥区;
制作所述匹配锥区与温度匹配光纤的耦合点;
制作所述温度匹配光纤与第二光纤的耦合点;
所述制作所述匹配锥区与温度匹配光纤的耦合点步骤中,包括熔接所述匹配锥区与所述温度匹配光纤;
所述熔接步骤中,还包括设置可移动加热源;
在熔接所述匹配锥区与所述温度匹配光纤时,将所述可移动加热源向所述匹配锥区一侧偏移,实现对所述匹配锥区直接加热,对所述温度匹配光纤间接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式匹配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模场渐变的第一光纤步骤中,包括对所述第一光纤拉锥,使所述第一光纤的模场渐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模式匹配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锥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一光纤进行持续加热,使所述第一光纤持续形变;
将所述第一光纤的一端以第一速度移动,所述第一光纤的另一端以第二速度移动,使所述第一光纤的两端形成位移差,实现模场渐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模式匹配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和所述第二速度的方向相同,大小不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模式匹配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拉锥后,所述第一光纤的两端截面积比所述第一光纤的中部的截面积更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模式匹配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所述第一光纤的匹配锥区步骤中,将拉锥后的所述第一光纤,从所述中部切断,完成所述匹配锥区的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式匹配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所述温度匹配光纤与第二光纤的耦合点步骤中,在熔接所述温度匹配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时,将所述可移动加热源向所述温度匹配光纤一侧偏移,实现对所述温度匹配光纤直接加热,对所述第二光纤间接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模式匹配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熔接所述匹配锥区与所述温度匹配光纤时,所述可移动加热源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在熔接所述温度匹配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时,所述可移动加热源调节至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高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17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80um光纤的光纤切割刀
- 下一篇:一种调芯装置的主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