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力自调缓闭式雨水截污限流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1848.3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7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尹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7/02;E03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筒 闸板 固定横杆 连接环 导轨 绳索 缓闭 水力 滑动连接 两侧设置 限流器 转向环 雨水 水污染防治 初期雨水 顶部设置 故障概率 节能环保 控制过程 维护管理 稳定性强 污水管道 上端 雨水管 工作量 对称 截流 清水 穿过 一体化 污水 | ||
一种水力自调缓闭式雨水截污限流器,它涉及雨水管水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它包含浮筒,所述浮筒的两侧设置有浮筒连接环,所述浮筒连接环与浮筒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浮筒导轨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上设置有绳索转向环,固定横杆的下方设置有闸板,所述闸板上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穿过绳索转向环并与浮筒连接,所述闸板的两侧设置有闸板连接环,所述闸板连接环与闸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闸板导轨上端与固定横杆连接。它能有效防止大量清水排入污水管道,通过缓闭控制,可尽可能截流污水和初期雨水,且其控制过程全部依赖水力自调,节能环保经济、设备采用一体化的对称构造,安装简单、稳定性强、出故障概率小,维护管理工作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管水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力自调缓闭式雨水截污限流器。
背景技术
采取雨污分流排水体制的城市,在道路下分别建设了雨水管道系统和污水管道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阳台洗衣机、沿街店面和冲洗路面等污水不可避免排入雨水管道系统,以及初期雨水污染等问题,造成城市水环境的污染。
为解决雨水管道存在的污水收集问题,一半在雨水管道中增设截污井和截污管,将雨水管道收集的污水和初期雨水截流就近排入污水管道系统,最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在雨水管中设截污井和截污管的做法在目前的技术下,存在以下问题:
1.暴雨时过量的水质较好的雨水排入污水管道系统,影响了下游污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且水处理效果差;
2.污水管道上游接纳大量雨水,与污水混合后,使下游污水管道处于满流或承压状态,雨污合流水通过下游的雨水截污管和截污井反流入雨水系统排入城市水体,从而造成城市水环境的污染;
3.如果采取在各个雨水管设闸门控制,则管理工作量和难度特别大,且难以做到及时响应,雨水污染防治效果差;若采取电力自控系统,则由于截流井分部点太多,且处于污水环境,投资大、接电需求大且分散,沟通难度较大,更重要的是反应灵敏度会因为污染物影响而大打折扣;
4.如果采取基于力矩平衡和失衡原理来控制截污水的限流的设备,则需建设更多的构筑物,部件分布零散,运行稳定较差,且占地较大,安装难度大,管理维护工作量大,可应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水力自调缓闭式雨水截污限流器,它有效防止大量清水排入污水管道,通过缓闭控制,可尽可能截流污水和初期雨水,且其控制过程全部依赖水力自调,节能环保经济、设备采用一体化的对称构造,安装简单、稳定性强、出故障概率小,维护管理工作量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浮筒、浮筒连接环、浮筒导轨、固定横杆、绳索转向环、闸板、绳索、闸板连接环、闸板导轨,所述浮筒的两侧设置有浮筒连接环,所述浮筒连接环与浮筒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浮筒导轨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上设置有绳索转向环,固定横杆的下方设置有闸板,所述闸板上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穿过绳索转向环并与浮筒连接,所述闸板的两侧设置有闸板连接环,所述闸板连接环与闸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闸板导轨上端与固定横杆连接。通过合力的随着截污井内水位高低动态失衡以及合力与浮筒运动轨迹形成夹角这两个原理来实现闸板的缓启缓闭,并通过一体化的限位构造来实现稳定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浮筒导轨包含竖直段、圆弧段,所述竖直段的上方设置有圆弧段,所述圆弧段与固定横杆连接。实现闸板启闭时,浮筒所受合力与圆弧之间形成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闸板凸出于两根闸板导轨所在的平面。实现闸板浮筒限位稳定运行以及截污口的密闭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闸板的上端通过两条对称的绳索穿过绳索转向环后与浮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浮筒导轨及闸板导轨均设置在底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未经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1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城市蓄保水石笼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排水管道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