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铝复合液冷组件的钎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1870.8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4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梁宁;王国超;吴斌;祁占成;沈林;鲁祖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3/08;B23K1/20;B23K1/008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组件 钎焊 工艺 | ||
1.一种用于铜铝复合液冷组件焊接的真空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钎焊装置,所述真空钎焊装置包括定位框架机构和加压机构;
所述定位框架机构包括顶板(7)、底板(1)和五块侧板;五块侧板为结构相同的条状板;所述顶板(7)和底板上下对应,在顶板(7)长度方向的一侧和对应的底板(1)长度方向的一侧由三块侧板固定连接,顶板(7)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和对应的底板(1)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呈敞开状;方便加压机构的放入或取出;在顶板(7)宽度方向的两侧和对应的底板(1)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由一块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加压机构包括铜垫板(4)、下垫板(2)和弹簧施压机构,所述弹簧施压机构包括弹簧垫板(5)、弹簧压板(6)和八个以上弹簧(8),八个以上弹簧(8)均布设于弹簧垫板(5)和弹簧压板(6)之间,所述铜垫板(4)对应固定设于弹簧垫板(5)的底面;
所述底板(1)、下垫板(2)、铜垫板(4)、弹簧垫板(5)、弹簧压板(6)和顶板(7)的厚度分别不小于8mm;单个弹簧(8)圈数不少于十圈;
涉及被钎焊的两个结构件,其中一个结构件为铜铝板,由厚度1mm的无氧铜板和厚度15mm的纯铝板经高压高真空压制成型,在纯铝板一侧面上设有液冷通道;另一个结构件为厚度1mm的铝盖板;具有液冷通道的铜铝板和铝盖板通过钎焊形成密封腔体;
具体真空钎焊操作步骤如下:
(1)清洗处理
对铜铝板和铝盖板分别采用碱洗、冷水洗、酸洗、冷水洗、热水洗,使用压缩空气吹干、烘干;
所述碱洗为用3%~5%的纯碱水溶液,在温度加热到60~80℃,浸泡1~3分钟;所述酸洗为在浓度30%的硝酸(HNO3)溶液中,浸泡3~5分钟;所述热水洗为在80℃热水中清洗,用压缩空气吹干后在烘箱中130℃烘干待用;
(2)清理焊片
分别用金相砂纸打磨焊片,再用沾酒精或丙酮的棉布擦拭焊片的两个表面,将剩余砂粒清除干净;所述焊片为铝铜硅镍镁焊片,熔点为490℃~535℃;所述铝铜硅镍镁焊片中铜含量20%,硅含量6%,镍含量1%,镁含量1.5%,其余为铝;铝铜硅镍镁焊片的厚度为0.1mm;
所述金相砂纸的目数为80目和400目,先用80目的金相砂纸粗打磨焊片,再用400目的金相砂纸精打磨焊片;
(3)预置焊片
将被钎焊的两个结构件进行配合装配,得到预置焊片的钎焊零件;
铝盖板和铜铝板的形状相同,铝盖板的面积稍大于铜铝板的面积;将清理好的铝铜硅镍镁焊片按照铜铝板水道形状放好,再压上铝盖板,保持铝盖板完全覆盖住铜铝板上的液冷水道;在预置焊片的钎焊零件(3)上放置压块固定,用塞尺检查铜铝板和铝盖板之间的间隙,确保间隙小于0.1mm;
(4)真空钎焊装置的装配
将真空钎焊装置的顶板(7)、底板(1)和五块侧板用螺钉固定连接形成定位框架机构,并保证顶板(7)和底板(1)的平行度为0.1mm,五块侧板相对于顶板(7)和底板(1)的垂直度为0.1mm;将预置焊片的钎焊零件(3)固定在真空钎焊装置的加压机构中,确保装配间隙小于0.1mm;将加压机构放入定位框架机构,并固定;将真空钎焊装置送入真空钎焊炉;
零件装配顺序如下:首先将预置焊片的钎焊零件(3)放入下垫板(2)和铜垫板(4)之间,钎焊零件(3)中的铝盖板与铜垫板(4)接触,铜铝板中的无氧铜板与下垫板(2)接触,仔细检查装配间隙以及位置,再将所述弹簧施压机构放置在铜垫板(4)上,调节弹簧(8)、钎焊零件(3)位置确保均匀分布无偏离;将装有钎焊零件(3)的加压机构放入定位框架机构内,通过顶板(7)上布置的螺栓将弹簧压板(6)压紧,调节螺栓松紧程度,保证顶板(7)和弹簧压板(6)平行度0.1mm;通过顶板(7)上的螺栓调节弹簧施压机构的压力,确保作用在钎焊零件(3)上的压力均匀;
将装配好钎焊零件(3)的真空钎焊装置放置在网格不锈钢底板上,送入真空炉内;
(5)真空钎焊
钎焊零件在真空炉内按设定的四个加热阶段进行真空钎焊处理,当真空度达到5×10-3Pa时,开启加热;当540℃保温结束,关闭加热电源,钎焊零件随炉冷却;真空炉内温度降至100℃时炉内充气,将装置和钎焊零件取出,炉外继续冷却至室温时拆除真空钎焊装置取出钎焊零件;冷校形,检测尺寸精度和检漏;钎焊完成的铜铝复合液冷组件的平面度应小于0.2mm;
所述四个加热阶段,第一加热阶段为由室温50分钟升温至300℃,保温30分钟;第二加热阶段40分钟升温至400℃,保温90分钟;第三加热阶段20分钟升温至440℃,保温120分钟;第四加热阶段30分钟升温至540℃,保温1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18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