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式六角帐篷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1945.2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4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田炳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炳泰 |
主分类号: | E04H15/46 | 分类号: | E04H1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张国香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六角 帐篷 | ||
本发明涉及折叠式六角帐篷,包括:支柱(2),其配置于在平面上以六边形构成的帐篷的各顶点上,相对于底面支撑帐篷;侧框架(3),其两端以铰链方式结合于两个支柱,以能够使相邻的两个支柱(2)间距离缩窄或扩宽的形式进行连接;篷顶框架(4),其竖直地支撑所述帐篷的中心部;连接框架(5),其一端以铰链方式结合于所述各支柱(2)的上部,另一端以铰链方式结合于所述篷顶框架(4)的下部,以能够使各支柱与篷顶框架之间的距离缩窄或扩宽的形式进行连接。根据本发明,利用长度相同的折叠式框架,以三点支撑方式连接支柱(2),从而具有能够防止帐篷骨架扭曲、提高组装便利性、提供宽阔遮阳空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式六角帐篷,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利用长度相同的折叠式框架,以三点支撑方式连接支柱,从而能够防止帐篷骨架扭曲、提高组装便利性、提供宽阔遮阳空间的折叠式六角帐篷。
背景技术
一般在户外为了遮蔽阳光和雨而使用的折叠式帐篷如图1所示,包括:四个支柱A,其能够伸缩,相对底面支撑帐篷;侧框架B,其在各支柱A之间以“X”形态能转动地相互交叉;篷顶框架C,其支撑帐篷顶的中心部;连接框架D,其连接所述侧框架B与篷顶框架C间,以“X”形态能转动地相互交叉。
这种现有的折叠式帐篷借助于侧框架B与连接框架D的折叠结构,如果以所述篷顶框架C为中心收拢各支柱A,则体积缩小并容易携带及保管,相反,如果将各支柱A呈放射状展开,则在构成帐篷的骨架形态的同时,展开帐篷,从而迅速、简便地实现安装和拆除,因而当在户外进行各种活动时广泛使用。
可是,现有技术的折叠式帐篷在结构上存在多种缺点。
第一,具备四个支柱,当从平面上观察时结构为,侧框架B对在正方形四个角配置的各支柱A间进行连接,且连接框架D连接于侧框架B与篷顶框架C间,由于如上构成的结构,因而存在的缺点是,受到的风阻大,以连接框架D为基准,侧框架B的两端部容易因风而晃动。
第二,各支柱在两侧连接有对支柱与支柱间进行连接的侧框架,是借助于两个侧框架而进行支撑的两点支撑结构,直立稳定性不稳定,存在的缺点是,如上所述由于侧框架B的两端部晃动,构成帐篷的骨架整体上发生扭曲,帐篷容易被风吹倒。
第三,在结构上,侧框架B与连接框架D的长度互不相同。因此,制作折叠式帐篷时,需分别制作互不相同长度的框架并组装,从而组装工序繁琐复杂,存在生产率下降、制作费用增加的缺点。
第四,当从平面上观察时,帐篷构成正方形,因而用于遮蔽阳光或雨的帐篷下方的遮阳空间狭小,存在遮阳空间难以高效利用的缺点。
第五,当为了形成宽阔的遮阳空间而使多个帐篷贴紧安装时,帐篷贴紧连接的形态只能沿竖直、水平方向实现,因而也存在难以以多样形态构成遮阳空间的缺点。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0001)授权实用新型公报第20-0206762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折叠式六角帐篷正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研发的,目的在于将侧框架和连接框架同时连接于支柱而实现支柱的三点支撑,从而使得具有坚固的骨架结构。
另外,本发明目的是使得实现折叠的侧框架与连接框架的长度相同。
另外,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宽阔的遮阳空间的六边形的帐篷。
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折叠式六角帐篷包括:
支柱2,其配置于在平面上以六边形构成的帐篷的各顶点上,相对于底面支撑帐篷;
侧框架3,其以直线形状一体形成,两端以铰链方式结合于两个支柱,以能够使相邻的两个支柱2间距离缩窄或扩宽的形式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炳泰,未经田炳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1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