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2651.1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5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14 | 分类号: | H01L33/1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阻挡层 空穴 空穴注入层 带隙 源层 氮化物发光二极管 氮化铝 扩散层 衬底 非掺杂氮化物层 侧向扩展 缓冲层 中空穴 溢流 迁移 阻碍 | ||
1.一种新型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以及依次位于衬底上的缓冲层、非掺杂氮化物层、n型氮化物层、有源层、电子阻挡层和p型氮化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氮化物层包括依次位于电子阻挡层上的空穴注入层、空穴扩散层和p型接触层,所述电子阻挡层为厚度1~10 nm的AlN,所述空穴扩散层为厚度10~50 nm的p型AlxInyGa1-x-yN,其中0.05≤x≤0.5、0≤y≤0.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注入层为厚度10~50 nm的p型GaN,Mg的掺杂浓度为5E19~5E20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扩散层中Mg的掺杂浓度为3E18~3E19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接触层为厚度6~60 nm的p型GaN,Mg的掺杂浓度为5E19~2E21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扩散层的带隙宽度大于空穴注入层和p型接触层的带隙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厚度5~100nm 的AlN或Ga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掺杂氮化物层为厚度1~5μm的 Ga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氮化物层为厚度1~5μm的n型GaN,Si的掺杂浓度为5E18~1E20 cm-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为若干个InaGa1-aN(0.04<a<0.4)势阱层和AlbIncGa1-b-cN(0≤b≤1,0≤c≤0.2,0≤b+c≤1)势垒层交替堆叠形成的多量子阱结构,InaGa1-aN(0.04<a<0.4)势阱层的厚度为1~5nm,AlbIncGa1-b-cN(0≤b≤1,0≤c≤0.2,0≤b+c≤1)势垒层的厚度为5~20nm,有源层的周期数为n,2<n<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蓝宝石(Al2O3)衬底、硅(Si)衬底、碳化硅(SiC)衬底、氮化铝(AlN)衬底、氮化镓(GaN)衬底、氧化镓(Ga2O3)衬底或氧化锌(ZnO)衬底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26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