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肠液提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3445.2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5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陈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秀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王昌贵 |
地址: | 615099 四川省凉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肠液 提取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肠液提取器。本发明提供的小肠液提取器包括:胶囊状内壳、胶囊状外壳、压缩弹簧‑海绵复合体、弧形卡件、肠溶胶囊皮;所述压缩弹簧‑海绵复合体装配在所述胶囊状内壳内部;所述胶囊状内壳与所述胶囊状外壳与所述弧形卡片组装成完整胶囊骨架;所述肠溶胶囊皮包裹所述的完整胶囊骨架。本胶囊小肠液提取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便于批量生产。胶囊密闭性更加良好,避免小肠液标本被大肠液和胃液污染。内壳、外壳、弹簧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可缓慢降解,增加了小肠液提取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肠液提取器。
背景技术
人体消化道分为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构成,消化道内消化液是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重要标本。目前胃、食管、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液可以由胃镜获得,结直肠的消化液可由结肠镜获得。但是由于小肠镜对设备、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小肠镜本身费时费力,因此屈氏韧带以下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消化液获取在临床仍然没有一个简单方便的方法被广泛推广。
各种胶囊内镜是用于获取小肠(含屈氏韧带下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影像学资料的方法,目前已经大量运用于临床。但是胶囊内镜只能获得影像学资料,难以获得小肠内标本进行化验。胶囊机器人是一种正在被研发的用于胃肠道标本获取的手段,但目前也尚未用于临床,且必然成本巨大。目前可见一些胶囊式取液器在研究中用于收集小肠液标本,其原理是让病人吞服下,待取液器到小肠后,打开胶囊式提取器壳体上的开口,提取小肠液,之后关闭开口,让取液器通过肛门排出,以取得生理状态下的小肠液。但目前各式小肠液取液器存在取液量少、标本质量差、成本高、性能不稳定、生产流程复杂等缺点,至今未见完全符合临床要求的小肠取液器被大规模使用。
现有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解决小肠液提取器在小肠内定点开放及关闭的问题,但该发明储存所收集小肠液的空间内无保持小肠液的材料,无法避免提取器开关关闭前所收集的小肠液因胃肠蠕动造成小肠液丢失的情况。另外,现有小肠液提取器装配复杂,也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小肠液提取器,以解决现有的小肠液提取器结构过于复杂,成本高,生产装配流程多且取液量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肠液提取器,解决现有的小肠液提取器结构过于复杂,成本高,生产装配流程多且取液量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小肠液提取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小肠液提取器包括:胶囊状内壳、胶囊状外壳、压缩弹簧-海绵复合体、弧形卡件、肠溶胶囊皮;所述压缩弹簧-海绵复合体装配在所述胶囊状内壳内部;所述胶囊状内壳与所述胶囊状外壳与所述弧形卡片组装成完整胶囊骨架;所述肠溶胶囊皮包裹所述的完整胶囊骨架。
进一步地,所述的胶囊状外壳侧壁至少有两组所述的弧形开口;所述的弧形开口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按照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的顺序依次列于所述胶囊状外壳轴向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胶囊状内壳侧壁至少有两组所述的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开口的数量与所述胶囊状外壳的所述弧形开口组数一致;所述胶囊状内壳的所述弧形开口在界面圆周的相对位置与所述胶囊状外壳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的胶囊状内壳与所述的胶囊状外壳的材料均为缓慢可降解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卡片包括第一弧形卡片和第二弧形卡片;所述的第一弧形卡片由可消化的淀粉聚合物或糖类或蛋白聚合物制成的弧形固体;所述第一弧形卡片与所述第一开口配套,所述第一弧形卡片可插入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的第二弧形卡片与所述胶囊状内壳或者所述胶囊状外壳的材质一致;所述第二弧形卡片与所述第三开口配套,所述第二弧形卡片可插入所述第三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弹簧-海绵复合体为一体化生产,系将压缩弹簧置于海绵生产的发泡体系中,待所述海绵成型后再一并切割或冲压成型;所述弹簧为可降解金属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秀,未经张志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3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