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莫氏巴贝斯虫检测试剂盒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33593.4 申请日: 2019-01-14
公开(公告)号: CN109593826A 公开(公告)日: 2019-04-09
发明(设计)人: 王锦明;关贵全;刘军龙;刘志杰;李有全;殷宏;罗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04 分类号: C12Q1/6804;C12Q1/6844;C12Q1/6893;C12N15/11
代理公司: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代理人: 张晋
地址: 730046 ***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莫氏 恒温扩增 检测试剂 交叉引物 探针引物 试剂盒 免疫层析试纸条 免疫层析技术 生物素标记 检测结果 肉眼读取 置换引物 灵敏度 可用 引物 鉴别 检测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利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结合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和鉴别莫氏巴贝斯虫的试剂盒与使用方法。本发明的莫氏巴贝斯虫检测试剂盒中包括有用于恒温扩增的五条引物,其中:序列为SEQ ID No.3的一条交叉引物、序列为SEQ ID No.1和序列为SEQ ID No.2的置换引物、序列SEQ ID No.4为FITC标记的探针引物和序列为SEQ ID No.5的生物素标记的探针引物。试剂盒还包括有免疫层析试纸条。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高、使用范围广和检测结果可用肉眼读取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疾病诊断为目的的,用于检测和鉴别动物是否带有病原寄生虫的方法与试剂盒,确切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结合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和鉴别莫氏巴贝斯虫的方法与试剂盒。

背景技术

羊的巴贝斯虫病(Ovis Babesiosis)是一种由媒介蜱传播的寄生于绵和山羊的红细胞内引起的血液原虫病,感染动物表现为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严重感染时会引起动物死亡(Uilenberg,2006)。全世界报道的引起羊巴贝斯虫病的病原有莫氏巴贝斯虫(Babesia motasi)、绵羊巴贝斯虫(Babesia ovis)、粗糙巴贝斯虫(Babesia crassa)、叶状巴贝斯虫(Babesiafoliata)和泰氏巴贝斯虫(Babesia taylori)。在我国流行的巴贝斯虫有两个种,即莫氏巴贝斯虫和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Guan et al.,2002,2009;Liu etal.,2007;Niu et al.,2009)。利用ITS、HSP90、COI、COB、COX3、RPS8、TRAP、AMA1、RON2等基因对我国的巴贝斯虫分离株进行分类研究表明,莫氏巴贝斯虫被分成两个小分支,即河北株/宁县株(莫氏巴贝斯虫HN亚种)和临潭株/天祝株(莫氏巴贝斯虫LT亚种)(Bai et al.,2002;Guan et al.,2002;Liu et al.,2007b;Niu et al.,2009a)。

羊的巴贝斯虫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对我国养羊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关贵全等和王锦明等分别利用以莫氏巴贝斯虫LT亚种和巴贝斯虫未定种裂殖子可溶性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我国22个省份羊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状况调查显示,莫氏巴贝斯虫的平均阳性率为43.5%,羊巴贝斯虫未定种为31.66%,该病在全国范围内均有流行(Guan et al,2012;Wang et al,2013)。

目前用于羊巴贝斯虫感染检测的方法有经典的血涂片染色法,该方法在染虫率很低的情况下难以检出病原,而且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基于分子生物学开发的巴贝斯虫鉴别检测方法有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向线性印迹、多重PCR等,这些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也较高,但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多重PCR需要昂贵的仪器;反向线性印迹操作繁琐、耗时长。而且上述方法不利于现场快速检测的应用。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快速、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可用于临床现场检测的可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用于莫氏巴贝斯虫鉴别检测的交叉引物恒温扩增联合免疫层析试纸检测的方法及试剂盒。

本发明的莫氏巴贝斯虫检测试剂盒中包括有用于恒温扩增的五条引物:序列为SEQ ID No.3的一条交叉引物、序列为SEQ ID No.1和序列为SEQ ID No.2的置换引物、FITC标记的探针引物SEQ ID No.4和生物素标记的探针引物SEQ IDNo.5。试剂盒还包括有免疫层析试纸条。

优选地,为方便使用,本发明的莫氏巴贝斯虫检测试剂盒中还包括:10×IsothermalAmplification Buffer、100mM MgSO4、2.5mM dNTP mix,Bst DNA聚合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3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