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产3003-H14铝合金电池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4113.6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6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国;曹旷;李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力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F1/04;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蒯建伟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电池壳材料 铝合金 熔铸 退火 质量百分数 冲压性能 力学性能 冲压 锯切 均热 冷轧 铣面 铸锭 热轧 异性 加热 生产 均衡 保证 | ||
一种用于生产3003‑H14铝合金电池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熔铸、锯切、均热、铣面、加热、热轧、冷轧、退火;所述熔铸步骤中,熔铸后铸锭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Si≤0.3%、Fe:0.5‑0.6%、Cu≤0.1%、Mn:1.1‑1.4%、Zn≤0.05%、Ti:0.01‑0.03%、其它杂质单个≤0.02%、其它杂质合计≤0.10%,其余为Al。该生产制备方法保证了3003‑H14铝合金电池壳材料的力学性能稳定合格,冲压时各项异性均衡,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制造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3003-H14铝合金电池壳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003合金是Al-Mn系合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合金之一,该系列合金产品具有强度适中、塑性好、冲压成型性好等特点。其H14状态的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加工成形性,还具有适中的强度,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材料生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3003-H14的传统工艺流程为:熔铸-锯切-均热-铣面-加热-热轧-冷轧-中间退火-冷轧-精整-包装。
传统方式生产的3003-H14合金,无法保证铸锭和热轧坯料性能的均一,冲压过程中容易出现电池壳橘皮、制耳严重等现象。
因此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此技术是在制造铝合金电池壳材料工艺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各种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3003-H14铝合金电池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生产制备方法保证了3003-H14铝合金板带材的力学性能稳定合格,冲压时各项异性均衡,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3003-H14铝合金电池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熔铸、锯切、均热、铣面、加热、热粗轧、热精轧、冷轧、退火、冷轧;
所述熔铸步骤中,熔铸后铸锭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Si≤0.3%、Fe:0.5-0.6%、Cu≤0.1%、Mn:1.1-1.4%、Zn≤0.05%、Ti:0.01-0.03%、其它杂质单个≤0.02%、其它杂质合计≤0.10%,其余为Al。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熔铸步骤中,其中熔炼温度为740-760℃,精炼温度730-750℃,铸造温度685-695℃,铸造速度50-55mm/min。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均热步骤中,铸锭均热温度设定炉温560℃,铸锭温度达到450℃保温时间12h。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铣面步骤中,采用铣床对铸锭的大面铣削,铣削量为每个大面至少10mm。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热轧步骤中,采用热粗轧在490-510℃开坯,经过15或16道次轧制,坯料厚度16-20mm,中间坯温度为420-450℃,再使用热精轧,经过2-3道次轧制到5-7mm热轧卷,终轧温度控制在350-400℃,缓慢空冷。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轧步骤中,采用合适退火温度和精确冷变形量相结合,改进横向和纵向各项异性差,经过2-3道次冷轧至设定变形量目标厚度,冷变形量控制在25-30%,进行退火,最终成品厚度1.2m-2.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生产3003-H14铝合金电池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发明对Fe、Si成分进行了严格控制,并对熔炼和铸造温度、速度进行控制,这样会消除铸锭组织不均、晶粒粗大、成分偏析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力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力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41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