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5021.X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6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邓群花;韩红涛;刘相琴;侯晶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中心 任务集合 追踪记录 机房 处理效率 检测 服务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在任一数据中心生成追踪记录,根据追踪记录和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一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价段对账任务集合,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二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及在任一数据中心执行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汇总各个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由此,提高了对账处理效率,更高效的提供对账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越来越多的平台选择在不同地方部署多个数据中心。相关技术中,只能够针对一个数据中心的任务进行驱动和状态追踪,不能够满足分布式任务的处理需求,处理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够针对一个数据中心的任务进行驱动和状态追踪,不能够满足分布式任务的处理需求,处理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每个数据中心发送的多个清分数据;其中,所述每个数据中心同时执行多个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
在任一数据中心生成追踪记录,根据所述追踪记录和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
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一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价段对账任务集合;
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二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及在任一数据中心执行所述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汇总各个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
进一步的,在所述根据所述追踪记录和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之后,还包括:
按照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编号将所述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标记到对账任务列表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编号;
根据所述目标编号从所述对账任务列表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对应第一阶段对账任务,并按照所述第一阶段对账任务进行对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阶段对账任务为数据中心库级的对账数据处理;
所述第二阶段对账任务为数据中心级别的对账数据汇总;
所述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为全部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汇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联清算有限公司,未经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50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