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负疗引流器用防倒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5486.5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8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黄春英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引流 器用 倒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引流辅助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医用负疗引流器用防倒流装置,包括引流机、负压管体、固定管以及螺纹套接在固定管一端的限定管,且固定管的内部与限定管的内部相通,所述引流机与固定管之间接通有第一导流管,所述限定管与负压管体之间接通有第二导流管,所述限定管的另一端接通有引流管,所述负压管体的顶端螺纹套装有密封盖。该医用负疗引流器用防倒流装置,通过引流机的吸力进行引流的同时,移动活塞移动到负压管体的底部,使得负压管体的内部形成负压,在引流机的吸力消失时,利用负压管体的负压吸力,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倒流至病人的体内,从而防止病人术后的感染,以及术后的伤口愈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引流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负疗引流器用防倒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通常利用引流袋和引流管等器材,将人体组织内或体腔中的脓、血和液体等引至体外,从而防止术后的感染,以及术后的伤口愈合,从而达到病人不被二次伤害的效果,随着医学的发展,引流机因负压引流量可控的优点,渐渐取代了引流袋。
在对病人体组织内或体腔中的脓、血和液体进行引流时,引流机可能出现故障或停电等状况,导致引流机停止工作,因而,需要防止引流机停止工作时,脓、血和液体倒流至病人体内,由于引流管通常为一次性的,考虑到成本问题,防倒流装置一般设于引流机处,现有的防倒流装置仅仅是引流机内的脓、血和液体不能回流到引流管内,而连接病人的引流管内也有脓、血和液体,可能倒流至病人体内,从而影响病人的术后康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负疗引流器用防倒流装置,具备放置引流液体回流至病人体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防倒流装置仅仅是引流机内的脓、血和液体不能回流到引流管内,而连接病人的引流管内也有脓、血和液体,可能倒流至病人体内,从而影响病人的术后康复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负疗引流器用防倒流装置,包括引流机、负压管体、固定管以及螺纹套接在固定管一端的限定管,且固定管的内部与限定管的内部相通,所述引流机与固定管之间接通有第一导流管,所述限定管与负压管体之间接通有第二导流管,所述限定管的另一端接通有引流管,所述负压管体的顶端螺纹套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活塞,所述拉簧的外沿与负压管体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负压管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端与第二导流管的顶端活动套接,所述固定管远离限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导流管的一端活动套接,所述固定管内腔远离限定管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分别螺纹套接有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轴,两个所述滑轴上分别固定套装有靠近连接轴一端的限位块,两个所述滑轴上分别活动套装有位于限位块一侧弹簧,两个所述滑轴上活动套装有位于限位块一侧的密封板,所述限定管的内部设有三通导槽,所述限定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引流管的一端活动套接,所述限定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的顶端与第二导流管的底端活动套接。
可选的,所述负压管体位于移动活塞下方的内腔体积大于引流管内腔的体积。
可选的,所述负压管体的顶端开设有通孔,且负压管体的顶端与密封盖底部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的一端均设有凸起圈,且第一连接管与第二导流管一端的连接处、第二连接管与第一导流管一端的连接处、第四连接管与第二导流管另一端的连接处以及第三连接管与引流管一端的连接处均活动套接有位于凸起一侧卡环,所述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和引流管均为一次性软管。
可选的,所述固定管与限定管的连接处活动套装有密封垫圈。
可选的,所述滑轴的直径小于连接轴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密封板的侧面与限定管的一端活动连接,且密封板的另一侧与限位块侧面的间距值与弹簧的长度值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54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结构的多功能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急诊内科用快速安全吸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