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缝洞型油藏干扰试井的能量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5588.7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3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刘青山;方全堂;徐燕东;宋海;皱宁;王勤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11 | 分类号: | G06F17/11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洞型 油藏 干扰 能量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缝洞型油藏干扰试井的能量分析方法,缝洞型油藏的产能高、生产压差小,为了产生充分激动信号并获得显著的压力响应,在进行干扰测试时观察井保持关井状态,激动井先关井再进行注入或采出,通过观察井的井底压力变化,判断出井间的连通性;定义干扰强度指标,通过干扰压差或压力斜率分析,计算井间干扰强度及相对干扰强度,定量化评价井间连通性的强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藏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缝洞型油藏干扰试井的能量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干扰试井是评价井间连通性的主要手段之一。缝洞型油藏的产能高、生产压差小,为了产生充分激动信号并获得显著的压力响应,在进行干扰测试时观察井保持关井状态,激动井先关井再进行注入或产出,通过观察井的井底压力变化,可判断出井间的连通性;激动井依次改变工作制度产生激动,激动井注入或产出一定量的流体后,对连通的观察井井区产生部分的流入流出及压力变化。这种“以静观动”的干扰测试方式的现场应用效果良好,为井间连通性判断提供了直观依据,但是如何定量化评价井间连通性的强弱还缺少相应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洞型油藏干扰试井的能量分析方法,定量化评价井间连通性的强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缝洞型油藏干扰试井的能量分析方法,选择一口观察井和一口或一口以上的激动井;干扰测试激动前,关闭观察井和激动井;干扰测试期间,观察井关井,对激动井进行段塞注入和段塞采出操作;通过测试观察井底的压力变化,定量化评价井间连通性的强弱。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非顺序执行的步骤:
S1:干扰测试激动前,观察井的压力处于平稳状态的能量分析步骤;
S2:干扰测试激动前,观察井的压力处于下降状态的能量分析步骤;
S3:干扰测试激动前,观察井的压力处于上升状态的能量分析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步骤:
S11:激动井注入一定水量,测试观察井底的压力变化数据;
S12:激动井采出一定液量,测试观察井底的压力变化数据;
S13:根据如下公式计算井间干扰强度X/K,评价井间连通性;
X/K=ΔP/ΔNp
其中,X为激动井对观察井的分配系数,是激动井的注采量在观察井井区流入或流出的分配比例;K为观察井的弹性产率,是单位压降下的产出量;ΔNp为激动井在干扰阶段的注入量或采出量,ΔP为激动井在观察井上产生的干扰压差;井间干扰强度X/K的物理意义是激动井注采单位体积流体在观察井端产生的压力变化;干扰强度作为一种定量化指标,描述了井间连通性的强弱,干扰强度越高,连通性越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步骤:
S21:激动井注入一定水量,测试观察井底的压力变化数据,根据如下公式计算井间干扰强度X/K,评价井间连通性;
S22:激动井采出一定液量,测试观察井底的压力变化数据,根据如下公式计算井间干扰强度X/K,评价井间连通性;
其中,ΔNp为激动井干扰阶段的注入量或采出量,m1为干扰前期的压力变化的斜率,m2为干扰有效期的压力变化的斜率,t1、t2是干扰作用期的起止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55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