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界面面型测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5626.9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火木;李洪儒;邓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体 界面反射 信号光 迈克尔逊干涉仪 接收系统 面型测量 参考光 多界面 干涉光 面型 测量 超短脉冲激光光源 超短激光脉冲 超短脉冲激光 超短脉冲 干涉条纹 光学界面 相干特性 参考臂 参考镜 测量臂 分光镜 双界面 干涉 计算机系统 光谱 滤波 反射 采集 | ||
1.一种光学界面面型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超短脉冲激光,通过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实现对多界面目标体的界面面型进行测量,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选择超短脉冲激光;
S102激光脉冲通过滤光片,实现光谱滤波;
S103滤波后的激光脉冲进入迈克尔逊干涉仪;
S104通过调节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参考臂长度,获取参考光和待测界面返回的信号光的干涉条纹;
S105根据S104获取的干涉条纹,得出待测光学界面的面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学界面面型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超短脉冲激光,且脉宽短于纳秒,可以由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学界面面型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为窄带滤光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学界面面型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参考臂长度或测量臂长度,实现参考光只与目标体待测界面反射回来的信号光产生干涉,而不会与目标体的其它界面反射回来的信号光产生干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学界面面型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条纹包含了待测光学界面的面型。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一种光学界面面型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界面面型是根据所采集干涉条纹得出,即对干涉条纹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信息,然后再进行傅里叶逆变换等操作得出待测界面的面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56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