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扫描阴极的大尺寸钛合金结构微弧氧化及验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6341.7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7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慕仙莲;张登;王小龙;刘成臣;赵连红;叶远珩;高健;李梦思;张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D11/26 | 分类号: | C25D11/2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448035***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弧氧化 钛合金 阴极 扫描 验证 复杂零件表面 微弧氧化处理 微弧氧化工艺 大尺寸结构 大型构件 关键技术 技术工艺 结构表面 理论设计 膜层表面 试验研究 氧化效率 一次处理 阴极装置 质量问题 铝合金 镁合金 轻合金 扫描式 一次性 调控 试验 | ||
1.基于扫描阴极的大尺寸钛合金结构微弧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扫描阴极准备:扫描阴极的一个面完全封闭,扫描式阴极与完全封闭面的相对面适度敞开;
步骤2,制备电解液,配制后静置8h测定pH及电导率,电解液pH为7~8;电解液配方如下:偏磷酸盐40g/L;钨酸盐5g/L;CSTK 3g/L;硅酸盐:5g/L。
步骤3,设定电参数:根据工件用途设定不同的氧化电压,根据材质及表面积设定预估平均电流密度;估算氧化所需的平均电流,根据电源所能提供的额定平均电流确定一次氧化面积;设定峰值电流控制模式的参数、脉数、脉宽、频率;
步骤4:阴极移动速率V按下式计算:V=W/t,式中,W为扫描阴极宽度,t为所需氧化时间;
步骤5:微弧氧化膜层厚度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扫描阴极的大尺寸钛合金结构微弧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扫描阴极的完全封闭面采用硅胶密封条进行密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扫描阴极的大尺寸钛合金结构微弧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扫描阴极适度敞开的面敞开的宽度为扫描阴极宽度的三分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扫描阴极的大尺寸钛合金结构微弧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氧化电压设定为240V~450V;运行时间不大于3min;
预估平均电流密度设定为(1~3)A/dm2;
峰值电流控制模式的参数设定:平均电流在30A以上时,峰值电流设定在(800~1500)A范围;平均电流在30A以下时峰值电流控制在(100~500)A;
脉数选择(500~800)Hz;
频率在(400~800)Hz范围设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扫描阴极的大尺寸钛合金结构微弧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预估平均电流密度设定为(2~3)A/dm2、氧化电压(350~450)V、脉数5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扫描阴极的大尺寸钛合金结构微弧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弧氧化膜层厚度采用15μm~20μm。
7.大尺寸钛合金微弧氧化试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基本性能验证:选取氧化后的成品样件后,在成品样件上取样进行基本性能测试;
步骤2,采用加速试验环境谱进行综合环境性能验证试验,加速试验前后测量试验件膜层厚度,并计算平均膜层厚度;加速试验环境谱由湿热暴露试验和酸性盐雾试验2个谱块构成,做5个循环;
湿热暴露试验:试验时间t=168h,试验温度T=(43±2)℃,相对湿度:RH=(95%±3)%;
酸性盐雾试验:试验时间t=168h,试验温度T=35℃;盐雾沉积量:(1~2)ml/h×80cm2,pH值3.2~3.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尺寸钛合金微弧氧化试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本性能验证包括显微硬度、粗糙度、附着力、耐磨性、中性盐雾试验、膜层显微形貌及成分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未经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63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