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装废气热力氧化超低排放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6545.0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7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彰;何淼;周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凯天工研院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B01D53/32;B01D46/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邹剑峰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力 蓄热室 蓄热 氧化装置 蓄热式 超低排放 涂装 废气 并联连通 壳体 进气口 燃烧室 陶瓷纤维毯 板式 不锈钢层 多孔陶瓷 出气口 钢板层 供风管 燃烧器 室内部 泄爆门 泄压阀 蓄热板 多层 阀门 风道 热风 连通 陶瓷 室内 燃烧 保证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装废气热力氧化超低排放系统,包括蓄热式热力氧化装置,所述蓄热式热力氧化装置包括三个并联在一起的蓄热室,所述蓄热室内部通道固定设有板式陶瓷蓄热模块,所述蓄热室的底部设置带有阀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并分别与风道连通,所述蓄热室顶部与同一个燃烧室并联连通,所述燃烧室内设有燃烧器;所述蓄热室与热风供风管组并联连通;所述蓄热室的壳体从外到内包括钢板层、不锈钢层、陶瓷纤维毯和多孔陶瓷蓄热板。本发明的蓄热式热力氧化装置采用多层蓄热结构,保证了热量不通过壳体向外传导的同时,提高了蓄热效率;同时在蓄热式热力氧化装置内设置泄爆门和高温泄压阀,能安全、高效、稳定的实现涂装废气超低排放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涂装废气热力氧化超低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在涂装的操作过程中,大量VOCs排放到大气中,含有大量可对人体内脏造成毒害甚至致癌作用的苯、甲苯、二甲苯、氯苯、丁醇、环己酮、环己烷和乙酸丁酯等有毒有害物质。VOCs排放不仅造成室内空气污染,而且在光照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光化学烟雾、二次有机气溶胶和大气有机酸的浓度升高,影响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VOCs也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成因之一,据相关部门统计显示,雾霾天气爆发的主要成因中VOCs排放占21%,而VOCs的主要来源就是油漆涂刷挥发,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不同的是,VOCs的排放源分散,在喷涂过程中广泛存在。
针对于涂装有机废气的治理,目前采用的工艺方法较多,但常规的工艺方法存在居多的问题,如吸附法、吸收法、膜分离法投资及运行成本高、产生二次污染;生物法对生物菌种的适用要求比较高,处理周期也比较长;催化燃烧法投资及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容易造成催化剂中毒及运行过程中的失活;等离子体技术仅适用于低浓度的废气治理,处理效率不高,且存在产生臭氧的可能性,在以往的应用中也存在安全隐患。
蓄热式热力氧化工艺是目前处理有机废气最为可靠、彻底的处理方式,然而现有的蓄热式RTO在设计上存在安全措施不到位、突发性问题考虑不周、存在安全隐患;实际工况与设备不匹配;用于涂装废气治理前端采用湿法除漆雾,造成二次污染等;废气治理效果不稳定,对废气中的异味去除效果差,臭气不能得到有效的去除。
特别是部分废气中含有部分丙烯腈、苯乙烯等有机物,在温度较高时极易发生自聚合,聚合后的物质将蓄热模块堵塞,导致蓄热式热力氧化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设备阻力变大,同时底部有高沸点有机物粘附现象,易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结局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蓄热式热力氧化工艺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涂装废气热力氧化超低排放系统,有效的解决废气治理效果不稳定,安全结构设计不到位、异味除去效果差等问题,实现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涂装废气热力氧化超低排放系统,包括蓄热式热力氧化装置2,所述蓄热式热力氧化装置2包括三个并联在一起的蓄热室,所述蓄热室内部通道固定设有板式陶瓷蓄热模块2-3,所述蓄热室的底部设置带有阀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并分别与风道2-1连通,所述蓄热室顶部与同一个燃烧室并联连通,所述燃烧室内设有燃烧器2-6;
所述蓄热室与热风供风管组2-9并联连通;
所述蓄热室的壳体从外到内包括钢板层210、不锈钢层211、陶瓷纤维毯212和多孔陶瓷蓄热板213。
进一步的,所述板式陶瓷蓄热模块2-3与燃烧室之间设有防堵耐火砖层2-4。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与蓄热室内的板式陶瓷蓄热模块2-3之间设有气流均布格栅2-2。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内设有泄爆门2-7和高温泄压阀2-8,所述高温泄压阀2-8设置在燃烧室与排放装置之间的泄压管路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凯天工研院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凯天工研院环保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6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工艺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