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混合均匀性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7301.4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2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何雪明;陈伟峰;夏小勇;袁成龙;朱坤庆;楚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2347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负极 材料 混合 均匀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混合均匀性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导电炭和石墨混合得到混合料,测试计算得到的混合料中任意n个位置处的导电炭的实测质量占比,若任意n个位置处的导电炭的实测质量占比与加入的原料中导电炭的理论质量占比的差值均在±0.1%以内,则说明所述负极材料混合均匀;本发明所述方法为混合工艺的改善提供了指导方向,且有利于提高负极材料制备过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混合均匀性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锂电池生产工艺中需要将负极材料石墨与导电炭混合均匀,但石墨与导电炭是否混合均匀,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可以定量表征的方法。
CN102661911A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粉体物料混合均匀性的方法,首先了解被混物料的各项性能,然后混合后取样,然后通过计算,算出偏差值,然后根据偏差值的大小进行评估,当偏差值不大于10%时就认为物料已经混合均匀,如果大于10%,则要重新继续混合,然后重新取样检测,直至达到所要求的偏差值;此方案存在着测试过程复杂,准确度不足的问题。
CN106404584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粉料干混均匀性的评价方法,具体为先将锂离子电池浆料中干粉材料和磁性铁粉依次加入搅拌机内搅拌;随机取出n份粉体样品,对每份粉体样品分别进行称重,采用高斯吸磁棒将每份粉体样品中的磁性铁粉吸除后再对剩余的样品进行称重,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物料混合均匀度的变异系数;如果得出的变异系数CV小于10%,则锂离子电池合浆粉料干混均匀性好;且变异系数越小,锂离子电池合浆粉料干混越均匀,此方案存在着仅适用混合样中含有磁性材料的混合物均匀性的测试的缺陷。
上述文献虽然公开了一些测试物料混合均匀性的测试方法,但仍然存在着测试过程复杂和仅适用于含有磁性材料的混合料的测试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测试方法简单、准确度高,且适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混合均匀性测试的测试方法仍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混合均匀性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导电炭和石墨混合得到混合料,测试计算得到的混合料中任意n个位置处的导电炭的实测质量占比,若任意n个位置处的导电炭的实测质量占比与加入的原料中导电炭的理论质量占比的差值均在±0.1%以内,则说明所述负极材料混合均匀;本发明所述方法为混合工艺的改善提供了指导方向,且有利于提高负极材料制备过程的效率。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混合均匀性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导电炭和石墨混合得到混合料,测试计算得到混合料中任意n个位置处的导电炭的实测质量占比;
(2)将混合料中任意n个位置处的导电炭的实测质量占比与加入的原料中导电炭的理论质量占比进行对比;
(3)通过统计步骤(2)对比的差值,从而确定负极材料混合的均匀性。
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测试计算导电炭和石墨混合得到的混合料中任意n个位置处的导电炭的实测质量占比,并计算其与加入的原料中导电炭的理论质量占比的偏差,从而测试所述石墨和导电炭的混合均匀性。
优选地,步骤(3)对比的差值均在±0.1%以内,则说明所述负极材料混合均匀,对比的差值在±0.1%以外,则说明所述负极材料混合不均匀。
本发明中所述“对比的差值在±0.1%以外”是指,对比的差值至少有一种情况是在±0.1%以外,而“对比的差值在±0.1%以外,则说明所述负极材料混合不均匀”则是指,只要对比的差值出现在±0.1%以外的情况,就说明所述负极材料混合不均匀。
因此,本发明中,混合料中任意n个位置处的导电炭的实测质量占比与加入的原料中导电炭的理论质量占比的差值只有全部处在±0.1%以内时,才说明所述负极材料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7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