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暖保温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8174.X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5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樊蓉;陈澄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02 | 分类号: | D01F8/02;D01F8/08;D01F1/10;D06M15/11;D06M13/262;D06M13/152;D04B1/14;D04B21/00;D06C7/02;D06M101/40;D06M101/28;D06M101/1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碳纤维 纺织面料 木棉纤维 兔毛 保暖 保温 腈纶 制备 柔韧 细度 柔软 丝线 保暖效果 基体材料 熔融纺丝 使用寿命 兔毛纤维 稳定性强 质量比 织造 纺纱 光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暖保温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保暖保温纺织面料由纳米碳纤维、腈纶、木棉纤维和兔毛混合纺纱织造;其中,所述纳米碳纤维、腈纶、木棉纤维和兔毛纤维的质量比为1~2:20~30:40~50:5~6;所述纳米碳纤维的细度为50D~60D;所述木棉纤维长度为15mm~25mm;所述兔毛细度为12μm~18μm;本发明公开的保暖保温纺织面料,利用木棉纤维和腈纶为基体材料,与少量兔毛和纳米碳纤维混纺,其中,兔毛纤细柔软,木棉纤维柔软舒适,腈纶柔韧光滑,与纳米碳纤维熔融纺丝,制成的丝线柔韧舒适,光泽鲜艳,经久耐用,制备得到的保暖保温纺织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稳定性强,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暖保温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面料在人类生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纺织面料中常采用天然植物纤维和动物蛋白纤维作为原料,织造的面料环保健康,但是较为笨重粗糙,手感较差,而且美感不足,现代纺织面料做了很大改变,对原料进行改性以及前处理,改善天然植物纤维和动物蛋白纤维的纤维硬度和韧性,将其应用于纺织原料时具有更多优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经济的快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服饰穿着要求越来越高,在寒冷的季节,消费者往往希望纺织面料服饰在具有良好的保暖功效同时,又不能显得笨重臃肿,有失美感。因此,如何制备保暖保温而且轻音美观的纺织面料满足当下市场需求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专利CN107914427A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暖功能的纺织品,包括纺织品本体,所述纺织品本体的由保暖外层和保暖内层组合而成,保暖内层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天然纤维,且每条天然纤维上均缠绕设置有导热纤维,该导热纤维上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蓄热保温凸点,保暖外层包括隔热层,该隔热层外表面设置有黑色材料层,隔热层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透气薄膜,且隔热层内留有隔热间隙,该隔热间隙内设有棉绒。该具有保暖功能的纺织品,使纺织品不但具有很好的透气性,而且还具有很好的导热及保温效果,但是此发明中,将导热纤维缠绕在天然纤维上,因为天然纤维的纵横交错,导热纤维传热不均匀,而且会影响传热,导致纺织品的保暖保温性不强,同时纺织品的舒适度较低。
中国专利CN104404707B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选择:(2)纺纱;(3)浆纱;(4)织造;(5)后整理。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设计独特,操作简便,容易实现,其通过浆纱工艺降低里纤维原料的毛羽多、强力低和摩擦力大等缺点,提高了纱线对环境要求的敏感性,所编织的双层结构面料,其里层具有优异的亲肤能、超强吸附异味、良好的排汗吸湿性和抑螨驱螨等性能,表层具有优异的耐洗涤、耐磨及防霉抑菌性能,该面料的综合性能优异,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此发明中,双层结构的纺织面料更适合细菌和螨虫残留,而且面料的透气性不强,舒适度较低。
因此,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发明一种保暖保温纺织面料,利用木棉纤维和腈纶为基体材料,与少量兔毛和纳米碳纤维混纺,制备的保暖保温纺织面料具有持续保暖,舒适耐用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保暖保温纺织面料,改善目前市场上纺织面料存在的材质笨重,保暖保温效果较差,穿着舒适度和美感较差而且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保暖保温纺织面料,保暖保温纺织面料由纳米碳纤维、腈纶、木棉纤维和兔毛混合纺纱织造;其中,纳米碳纤维、腈纶、木棉纤维和兔毛纤维的质量比为1~2:20~30:40~50:5~6;纳米碳纤维的细度为50D~60D;木棉纤维长度为15mm~25mm;兔毛细度为12μm~18μm。
进一步的,纳米碳纤维、腈纶、木棉纤维和兔毛纤维的质量比为1.5:25:45:5.5。
进一步的,兔毛中粗毛含量为3.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81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