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硒掺杂MXene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8413.1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0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业龙;徐晓丹;孙宏阳;刘城位;张弛;汪达;宋伟东;温锦秀;郭月;刘争;陈梅;曾庆光;彭章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4;H01M4/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梁嘉琦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mxene 复合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硒掺杂MXene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MXene和有机硒源按照质量比为1:1~10加入分散剂中,搅拌配制成浓度为1‑100mg/ml的分散液;(2)将所述分散液转移至反应釜,升温至100‑220℃,反应10‑30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3)将步骤(2)所得产物用清洗剂清洗后离心,收集沉淀物,真空干燥6‑20h;(4)将步骤(3)所得样品放置于管式炉中煅烧,通入保护气体,加热至300‑1000℃,时间为2‑8h,然后冷却到室温,得到所述硒掺杂MXene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循环稳定性能、倍率性能以及较高的理论比容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硒掺杂MXene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是在钾离子电池中作为电极材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二维(2D)材料,以石墨烯作为典型代表,由于其比表面积高的特点赋予了其多种优异的性能,因为它们缩短了离子和电子运动的路径,并且大的暴露表面区域提供了丰富的插入通道。特别是石墨烯,一种典型的二维sp2杂化碳片,在过去十年中见证了其在能量转换和储存方面的广泛应用,这得益于其高导电性和缓冲特性,以减轻循环时的结构变化。在能源储存、催化、化学传感器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MXene的发现为二维材料家族增添了很多新的成员。MXenes是一个新的二维金属碳化物和碳氮化物系列,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脱颖而出。通常,这种新型材料可以通过选择性化学蚀刻获得,使用氢氟酸从层状Mn+1AXn相中分层出A层,其中M是早期过渡金属,A是IIIA族或IVA族并且X是C和/或N。蚀刻,形成具有纳米级厚度的Mn+1Xn层,并且用含有羟基、氧和氟的官能团封端。纳米片具有纳米级厚度,丰富的化学成分和丰富的官能团赋予MXenes优异的亲水表面,丰富的化学性质和可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不会牺牲其金属导电性,这在传统的二维材料如石墨烯,氮化物,层状过渡金属二硫化物和双重材料中很少有报道。
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金属锂的大量消耗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因此,寻找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
此外,广泛使用的硫掺杂MXene的技术采用H2S作为硫源,毒性大,有很强的污染性,后续处理困难。因而,通过简单的方法制备低成本、更安全环保的硒掺杂MXene复合纳米材料及其钾离子电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硒掺杂MXene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硒掺杂MXene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硒掺杂MXene复合纳米材料的应用,将所述硒掺杂MXene复合纳米材料用作钾离子电池负极。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硒掺杂MXene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MXene和有机硒源按照质量比为1:1~10,可选1:2~8,可选1:4~6加入分散剂中,搅拌配制成浓度为1-100mg/ml,可选10-90mg/ml,可选20-80mg/ml,可选40-60mg/ml的分散液;
(2)将所述分散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升温至100-220℃,反应10-30h,优选反应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釜密封),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2)所得产物用清洗剂进行洗涤后离心,收集沉淀物,真空干燥6-20h,例如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8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