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踝足矫形器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9885.9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0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锋;薛冉;董明杰;刘瑞丰;李国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153 | 分类号: | B29C64/153;B29C64/386;B33Y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打印 技术 矫形 制作方法 | ||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踝足矫形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踝关节行走步态研究
1.1)分析踝关节生理结构,建立踝关节简化模型,将人体的足部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为胫骨、踝关节和足弓;
1.2)了解踝关节行走步态周期特点,绘制出健康人体在自然条件下行走的踝关节力矩-角度曲线;
步骤2、基于所述对踝关节生理结构的分析,建立踝足矫形器的初始三维模型,初始三维模型包括脚底板、支柱、袖口、测试棒和嵌入块五部分,初始三维模型的数据均来源于患者自身数据;
步骤3、对所述踝足矫形器的初始三维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分析分为受力分析和刚度分析两部分;
步骤4、对所述踝足矫形器的初始三维模型的支柱部分进行拓扑优化,过程如下:
4.1)在网格处理软件中切分踝足矫形器初始三维模型的脚底板、支柱和袖口,然后对每一部分分别生成体网格,体网格的尺寸大小为2mm;
4.2)创建材料和属性,并分配给初始三维模型的各个部分;3D打印选取的材料为尼龙,需要设置的材料参数分别为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密度,大小分别为1800Mpa、0.3和1200kg/m3;
4.3)选择脚底板为约束面,施加约束;
4.4)选择测试棒端面的最高点为施力点,施加集中力,大小为100N;
4.5)定义初始三维模型支柱部分为拓扑优化设计变量;
4.6)创建位移响应约束,大小为83mm;
4.7)优化分析计算,查看结构变形与密度结果云图;
步骤5、对拓扑优化后的初始三维模型进行几何重构;
步骤6、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对几何重构后的踝足矫形器模型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过程如下:
6.1)添加资料库,选用的材料为尼龙材料,设置的材料参数与步骤4中设置的材料参数一致;
6.2)划分网格,网格大小为1mm;
6.3)施加约束和集中力,选择脚底板为约束面,选择测试棒端面的最高点为施力点,设置时间步;
6.4)结果后处理,查看位移曲线;
6.5)根据得到的位移曲线评价拓扑优化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即最大位移是否为83mm,如果满足设计要求,则进入步骤7;如果不满足,则返回步骤4重新进行拓扑优化,直到最终的矫形器满足设计要求;
步骤7、利用打印仪对尼龙粉末进行粉末烧结,得到最终的3D打印踝足矫形器实体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踝足矫形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所述健康人体在自然条件下行走的踝关节力矩-角度曲线为简化曲线,曲线的斜率即为踝关节的刚度,大小为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踝足矫形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在三维画图软件中设计踝足矫形器的初始三维模型,模型包括脚底板、支柱、袖口、测试棒和嵌入块五部分;其中脚底板、支柱和袖口的尺寸与患者小腿和足部的尺寸相符,分别为脚底板宽度80mm,支柱长度380mm,袖口半径60mm;测试棒的形状为圆柱形,截面半径为1.5mm,长度为400mm;矫形器的厚度为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踝足矫形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入所述测试棒和所述嵌入块是为了复制小腿几何;当把负载施加到所述测试棒的末端时,嵌入块将会把压力分布到踝足矫形器所述袖口的前表面。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3D打印技术的踝足矫形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为瞬态动力学分析,在测试棒上添加随时间变化的力,得到位移、应力与应变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98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