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生产用自动换卷式极片分条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9975.8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0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杰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1/01;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座 极片分条机 电池生产 连接机构 自动换卷 滚轮 上卡 外座 外侧设置 衔接机构 上端 衔接座 液压杆 内室 上端固定 上端外壁 水平方位 液压气缸 左右两侧 衔接 滑动 安置 操控 滑道 内槽 外壁 中段 转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生产用自动换卷式极片分条机,包括机体和外座,所述机体左右两端的下方均安置有滚轮,且滚轮的外侧连接有衔接机构,所述衔接机构的外壁固定有连接机构,且连接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内槽,所述连接机构的上端外壁连接有上卡机构,且上卡机构的上端固定有液压杆,所述上卡机构中段的外侧设置有衔接滑道,所述液压杆的上端安置有液压气缸,所述滚轮的上方设置有内室,所述机体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衔接座,且衔接座的中部安装有转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池生产用自动换卷式极片分条机,设置有外座与内座,通过外座与内座之间的衔接滑动,从而可以方便来调节内座的水平方位,便于来操控内座以进行更好便捷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生产用自动换卷式极片分条机。
背景技术
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而分条机是将带材纵切成若干所需规格带条底座由型钢和钢板焊接而成,定性处理,其可用来对电池的极片进行加工。
现有的分条机由于结构性能实用,从而存在着装条不够便捷的问题,从而让其主体在使用时较为浪费时间,进而导致生产效率下降,极为不便,而且一般的分条机由于机体较大,从而导致机体在进行移动时,存在着十分不便的问题,进而让机体难以进行合理的位置调整,进而影响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用自动换卷式极片分条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分条机由于结构性能实用,从而存在着装条不够便捷的问题,从而让其主体在使用时较为浪费时间,进而导致生产效率下降,极为不便,而且一般的分条机由于机体较大,从而导致机体在进行移动时,存在着十分不便的问题,进而让机体难以进行合理的位置调整,进而影响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生产用自动换卷式极片分条机,包括机体和外座,所述机体左右两端的下方均安置有滚轮,且滚轮的外侧连接有衔接机构,所述衔接机构的外壁固定有连接机构,且连接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内槽,所述连接机构的上端外壁连接有上卡机构,且上卡机构的上端固定有液压杆,所述上卡机构中段的外侧设置有衔接滑道,所述液压杆的上端安置有液压气缸,所述滚轮的上方设置有内室,所述机体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衔接座,且衔接座的中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端连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中部设置有内滑槽,所述内滑槽的内侧安装有滑杆,且滑杆底部的外壁连接有卡柱,所述卡柱的外侧设置有卡槽,所述衔接座的左侧安装有电伺服电机,且电伺服电机的外侧连接有承接机构,所述电伺服电机的右端安置有丝杆,所述外座的内侧衔接有内座,且外座位于承接机构的右端,所述内座右端的中部安装有轴承,且轴承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卡口,所述外座后端的外侧设置有竖连滑道,且竖连滑道的后端连接有安置室,所述安置室的内端安装有衔接螺纹座,且衔接螺纹座的中部衔接有竖连丝杆,所述竖连丝杆的顶端安装有电动机。
优选的,所述滚轮与衔接机构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滚轮的口径小于内室的口径,而且衔接机构与连接机构和上卡机构之间均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卡机构通过连接机构和内槽与机体构成滑动结构,且上卡机构通过液压杆和液压气缸与机体构成升降结构。
优选的,所述衔接座通过转轴与固定座构成旋转结构,且其旋转范围为0-°90,而且衔接座、转轴和固定座均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内滑槽和滑杆之间活动连接,且滑杆下端的口径大于滑杆上端的口径,而且滑杆的底端为镂空通孔状结构,并且滑杆通过卡柱和卡槽与固定座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承接机构与电伺服电机和外座均为固定连接,且内座的水平中轴线与伺服电机的水平中轴线相重合,而且内座左端内壁的螺纹结构与丝杆的螺纹结构相吻合,并且伺服电机通过丝杆与内座构成传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杰,未经俞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99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喷油嘴孔加工工艺
- 下一篇:管材端部自动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