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和金属网格导电膜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0857.9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6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邢延军;陈洋;陈艳敏;赵刚;郎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氦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3/00;H01B5/00;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王***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金属 网格 | ||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和金属网格导电膜。所述导电银浆由液体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固化剂、纳米银粉和助剂组成,其中,所述液体环氧树脂的含量为6‑10重量份,所述活性稀释剂的含量为1‑4重量份,所述固化剂的含量为0.2‑1重量份,所述纳米银粉的含量为60‑90重量份,所述助剂的含量为0.5‑2重量份。本发明所述的导电银浆无溶剂添加,在固化阶段不会发生溶剂的挥发,使得通过所述的导电银浆制备的金属网格导电膜填充量高且导电性能好,特别适合用于制作柔性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和金属网格导电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柔性触控面板作为可穿戴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及应用也受到了研究者广泛关注。柔性触控面板的制备材料主要有纳米银线导电膜、金属网格导电膜、纳米碳管以及石墨烯导电膜等。其中,纳米碳管和石墨烯导电膜的制备方法仍处于研发阶段,工业化量产技术尚未完善。因此纳米银线导电膜和金属网格导电膜是目前最常用的制备柔性触控面板的材料。金属网格导电膜具有阻值低、响应速度快、可挠性好等优点,因此特别适用于制作中大尺寸柔性触控面板。
目前,制作金属网格导电膜的方法有金属膜光刻法、纳米金属油墨印刷法、纳米金属油墨自组装法、微纳米压印-填充法、银盐乳剂显影法等。金属膜光刻法先通过溅镀工艺或金属箔贴合在透明基板上形成一层金属膜,然后通过光刻胶涂布、曝光、显影、蚀刻和剥膜等步骤获得精细的金属网格,该方法步骤繁多、金属材料浪费严重、成本较高、环境污染大;纳米金属油墨印刷法通过喷墨印刷、气溶胶喷印或凹版印刷等方法在透明基板上印刷纳米金属油墨并烧结,这种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材料的浪费,但该方法对油墨的稳定性要求很高,获得线宽小于30微米的金属网格较困难;纳米金属油墨自组装法原理是将纳米金属油墨涂布至基板上,利用溶液和基板之间的亲水性/疏水性相互作用而自组装形成不规则形状的金属网格,这种金属网格有利于消除摩尔纹,但图案形状的控制存在困难,如要在触摸屏上应用,则仍需对金属网格进行激光蚀刻或化学蚀刻实现图案化;微纳米压印-填充法借助压印模具在软性基板上压印出沟槽网络图案,再通过精密涂布将纳米金属油墨填充至沟槽网络中,最后固化成金属网格,该方法可改善金属网格易划伤、与基板附着力不强的问题,但将纳米金属油墨精确填充至沟槽中确保不断线并清除干净沟槽外的残余纳米金属油墨存在较大困难;银盐乳剂显影法应用卤化银盐胶片,经曝光、显影和定影形成银金属网格图案,该方法网格图案设计灵活、成本较低,但工艺仍较为复杂。
而导电银浆的制备直接影响到金属网格导电膜的性能。在金属网格导电膜制作过程中,传统的导电银浆在固化阶段,由于溶剂的挥发,导致银浆的填充高度小于沟槽的深度,成膜以后降低金属网格导电膜的导电性能。因此,需多次填充以提高导电银浆在沟槽中的填充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导电银浆在固化阶段,由于溶剂的挥发,导致导电银浆的填充高度小于沟槽的深度,成膜以后降低金属网格导电膜的导电性能等不足,提供一种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和金属网格导电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导电银浆,该导电银浆由液体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固化剂、纳米银粉和助剂组成,其中,所述液体环氧树脂的含量为6-10重量份,所述活性稀释剂的含量为1-4重量份,所述固化剂的含量为0.2-1重量份,所述纳米银粉的含量为60-90重量份,所述助剂的含量为0.5-2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液体环氧树脂为REF170、DER331和RE1833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活性稀释剂为单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醚和多缩水甘油醚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胺类固化剂、酸酐类固化剂和咪唑类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助剂为消泡剂、流平剂和润湿剂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氦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氦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0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奶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有机硅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