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联型混合永磁变磁通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1163.7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0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徐海;葛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王福新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混合 永磁 通电 | ||
1.一种串联型混合永磁变磁通电机,包括定子(100)、绕于该定子(100)上的电枢绕组(200)及转子铁芯(300),所述定子(100)和转子铁芯(200)径向同轴布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芯(300)的每个极下设有三个不直接接触、分开放置的永磁体,其中第二永磁体(302)呈“一”形放置于外侧,两个第一永磁体(301)呈“V”形放置于内侧,三个永磁体组成一个倒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永磁体(301)和第二永磁体(302)均为垂直充磁;
所述“V”形放置的第一永磁体(301)为高矫顽力永磁体,“一”形放置的第二永磁体(302)为低矫顽力永磁体;
所述低矫顽力永磁体呈“一”形放置于外侧,电枢磁场对低矫顽力永磁体的作用更强,使低矫顽力永磁体更容易充退磁,且进行充退磁后永磁体的磁化程度更均匀,所述高矫顽力永磁体呈“V”形放置于内侧,可提高电机的转矩密度;
所述“一”形第二永磁体(302)两端设有第一隔磁槽(3021)和第二隔磁槽(3022);
所述“V”形第一永磁体(301)靠近气隙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三隔磁槽(3011)和第四隔磁槽(3014),所述“V”形第一永磁体(301)相对一端分别设有第五隔磁槽(3012)和第六隔磁槽(3013);且,
所述第一隔磁槽(3021)的一侧边与所述第四隔磁槽(3014)的一侧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隔磁槽(3022)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三隔磁槽(3011)的一侧边相对设置,以调节所述第一永磁体(301)与第二永磁体(302)之间的磁桥宽度;
所述第一隔磁槽(3021)与第四隔磁槽(3014),以及所述第二隔磁槽(3022)与第三隔磁槽(3011)之间的磁桥宽度为1.0~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型混合永磁变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磁槽(3011)和第四隔磁槽(3014)为矩形结构,其一端分别与所述“V”形第一永磁体(301)端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磁槽(3021)、第二隔磁槽(3022)对应设置,以减小所述第一永磁体(301)和第二永磁体(302)的漏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串联型混合永磁变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磁槽(3021)、第二隔磁槽(3022)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三隔磁槽(3011)和第四隔磁槽(3014)为矩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型混合永磁变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磁槽(3021)、第二隔磁槽(3022)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三隔磁槽(3011)和第四隔磁槽(3014)为棒球棒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11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体积高效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转子电机的切向磁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