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抗高强度雷电流的电涌保护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1317.2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9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明;陈荣斌;陈文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H02H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何红信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电极 电涌保护器 脱扣组件 压敏电阻单元 雷电流 导电通路 装配空间 有效控制电压 保护设备 外壳两侧 依次串接 断路 电阻 脱扣 平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抗高强度雷电流的电涌保护器,属于电涌保护器的技术领域,包括SPD外壳、设于SPD外壳两侧且相互平行的第一输出电极和第二输出电极,所述第一输出电极和第二输出电极两者之间形成装配空间,该装配空间内沿同一平面排列有脱扣组件和压敏电阻单元,且脱扣组件位于压敏电阻单元的下方;所述第一输出电极、压敏电阻单元、脱扣组件和第二输出电极依次串接形成导电通路,且该导电通路受所述脱扣组件的脱扣动作进行断路,以达到对电涌保护器内部的电阻大大降低,实现其在高强度雷电流的作用下仍然能够有效控制电压以良好保护设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涌保护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抗高强度雷电流的电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电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电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电涌保护器,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20V至380V的供电系统中,对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影响或其他瞬时过压的电涌进行保护,适用于家庭住宅、第三产业以及工业领域电涌保护的要求。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电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用于浪涌保护器的基本元器件有:放电间隙、充气放电管、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和扼流线圈等,其中,压敏电阻是以ZnO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非线性电阻,当作用在其两端的电压达到一定数值后,电阻对电压十分敏感。压敏电阻的特点是非线性特性好(I=CUα中的非线性系数α),通流容量大(~2KA/cm2),常态泄漏电流小(10-7~10-6A),残压低(取决于压敏电阻的工作电压和通流容量),对瞬时过电压响应时间快(~10-8s),无续流。
浪涌保护器一般串接于带保护设备的电路前侧,以及时将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或其他瞬时过压的电涌传输到地,而浪涌保护器被击穿的电压值为浪涌保护器两输出电极之间的电压,令浪涌保护器内部的压敏电阻在被击穿的情况在为R1,令浪涌保护器内部用于导流的导线电阻为R2,则浪涌保护器的总电阻为R3=R1+R2,当浪涌保护器内部有雷电流I通过时,由于雷电流I在瞬时极大,因此,浪涌保护器两端的电压U=R3×I。由此可知,若不能够良好的控制R3的值,那么,浪涌保护器在受到雷击时,其两端的电压值U则无法降低,而在雷击时,若满足设备的最大电压应大于电压值U,才能够对设备起到良好的保护,否则,设备将会在电压过大的情况下损坏。
而目前,对于浪涌保护器内部的电阻控制需要从降低导线电阻的方面入手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抗高强度雷电流的电涌保护器以达到对电涌保护器内部的电阻大大降低,实现其在高强度雷电流的作用下仍然能够有效控制电压以良好保护设备的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抗高强度雷电流的电涌保护器,包括SPD外壳、设于SPD外壳两侧且相互平行的第一输出电极和第二输出电极,所述第一输出电极和第二输出电极两者之间形成装配空间,该装配空间内沿同一平面排列有脱扣组件和压敏电阻单元,且脱扣组件位于压敏电阻单元的下方;所述第一输出电极、压敏电阻单元、脱扣组件和第二输出电极依次串接形成导电通路,且该导电通路受所述脱扣组件的脱扣动作进行断路。
进一步地,在该电涌保护器发生短路故障时,所述脱扣组件产生脱扣动作,将脱扣组件与压敏电阻单元分离以断开导电通路;
在该电涌保护器遇到电涌时,在电涌作用下,所述脱扣组件不产生动作,电涌通过导电通路进行迅速分流。
进一步地,所述脱扣组件包括滑动设置的脱扣支架和嵌入在脱扣支架内部的脱扣焊片,所述脱扣焊片通过低温焊接连接于所述压敏电阻单元的热脱扣电极上,并将脱扣支架限制于脱扣焊片与压敏电阻单元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1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