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脂砂生产回收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1950.1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2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龚登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柴动力海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0 | 分类号: | B22C5/00;B22C5/04;B22C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循环系统 混砂造型 树脂砂 回收系统 再生系统 除尘系统 输送系统 浇注 新砂 生产 浇注系统 企业成本 全自动化 生产效率 物质排放 系统分工 系统连接 铸件制造 相交 贯穿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砂生产回收循环系统,所述树脂砂生产回收循环系统主要应用于铸件制造领域,所述树脂砂生产回收循环系统与浇注系统相交与浇注工序中,共有砂回收系统、砂再生系统、除尘系统、混砂造型系统、新砂系统以及输送系统。以上所述砂再生系统和新砂系统分别与混砂造型系统连接;所述混砂造型系统依次与砂回收系统、砂再生系统连接,所述除尘系统贯穿在整个生产回收循环系统中,所述输送系统设置在混砂造型系统中,所述混砂造型系统与砂回收系统之间设有浇注工序,本发明通过本系统各系统分工明确,使得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即降低企业成本,又降低有害物质排放,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用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砂生产回收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树脂砂是指以人工合成树脂作为砂粒的粘结剂的型砂或芯砂,用树脂砂制成铸型或型芯后,通过固(硬)化剂的作用,树脂发生不可逆的交联反应而固化,从而给予铸型或型芯以必要的强度,现代铸造生产中广泛使用树脂砂作型(芯)砂。以树脂为黏结剂的型(芯)砂主要有热法覆膜树脂砂、热芯盒树脂砂、冷芯盒树脂砂、呋喃树脂砂、I呋喃树脂自硬砂等。树脂砂硬化后强度高,特别适合于机器造型,能制出复杂、薄壁铸件。树脂砂透过适当的使用与回收,这种干式条状方式可降低有害废物的产生,减少环境污染。
树脂砂生产的意义:1)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废砂排除造成的环境污染,使90%以上的废砂可以再生回用。2)由于再生砂颗粒表面光滑,粒度分布均匀,微粉少,可节约昂贵的树脂20%以上。3)再生砂热稳定性好,热膨胀少,化学性能稳定,酸耗值降低,树脂砂性能容易控制,有利于提高铸件质量,减少脉纹、机械粘砂等缺陷。
目前现有的树脂砂生产线要么没有再生产系统、要么没有温控系统,这样使得回用砂的粒度无法满足生产要求,降低了生产效率,影响了树脂砂的生产质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树脂砂生产回收循环系统,实现了树脂砂回收利用,且运行自动化程度高,性能可靠,可在类似的企业推广使用的树脂砂生产系统。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树脂砂生产回收循环系统,所述树脂砂生产回收循环系统主要应用于铸件制造领域,所述树脂砂生产回收循环系统与浇筑系统相交与浇注工序中,砂回收系统、砂再生系统、除尘系统、混砂造型系统、新砂系统以及输送系统,所述砂再生系统和新砂系统分别与混砂造型系统连接,所述混砂造型系统依次与砂回收系统、砂再生系统连接,所述除尘系统贯穿在整个生产回收循环系统中,所述输送系统设置在混砂造型系统中,所述混砂造型系统与砂回收系统之间设有浇注工序。
优选的,所述砂回收系统中设有落砂机、集砂斗、振动给料机、永磁式给料机、提升机,通过落砂机将浇筑后的砂型进行破碎,使砂型与铸件分离,并铸件取出,通过集砂斗收集,集砂斗将砂传送给永磁式给料机,永磁式给料机将吸铁破碎后砂型传送给振动给料机中,通过振动给料机将砂型传送给砂再生系统。
优选的,所述砂再生系统中设有振动给料机、振动破碎机、送砂管道、撞击装置、摩擦再生机,通过砂回收系统中的振动给料机将砂型定量的传送给撞击再生装置中进行大块的砂型破碎,将破碎后的砂型输送给振动破碎机进行粉碎成更小块的砂型,再将小块的型砂送摩擦再生机进行摩擦,去树脂,使砂型变成符合要求的旧砂,旧砂在通过送砂管道输送给混砂造型系统中。
优选的,所述新砂系统中设有装料斗、送砂管道,通过送砂管道将装料斗中的新砂输送到送给混砂造型系统。
优选的,所述送给混砂造型系统中设有称量装置、混砂机、造型机、浸涂装置、烘干机,所述称量装置将旧砂和新砂按配方称量后放入混砂机中,并在混砂机中添加砂型配方的其他材料,形成芯砂,将混好芯砂通过造型机进行造型,形成砂芯,砂芯通过浸涂装置进行浸涂,在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将烘干后的砂型进行浇注,通过浇注工序中的浇注装置进行浇注,混砂造型系统中造型机、浸涂装置、烘干机、浇注装置相邻装置之间设有输送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柴动力海安有限公司,未经上柴动力海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19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硅铁合金锭模脱模剂
- 下一篇:一种混砂机远程操作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