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智能通信数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2673.6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5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康岚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康岚兰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341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数据监测 人工智能 纠错模块 通信数据 压缩模块 压缩 监测显示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特征提取模块 时空复杂度 采集模块 监测数据 解析模块 数学计算 主控模块 动态的 记录量 压缩率 监测 纠错 容差 算法 引入 通信 | ||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通信数据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通信数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人工智能通信数据监测系统包括:通信数据采集模块、主控模块、解析模块、特征提取模块、纠错模块、压缩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监测显示模块。本发明通过纠错模块实现了对接收到的通信数据的纠错,提高了通信的效率;同时,通过压缩模块根据相邻压缩周期的步长变化,动态的调整下一压缩周期的容差参数值,可以减少波动较小的平稳数据的记录量,提高了数据的压缩率;没有引入复杂的数学计算,算法时空复杂度较低,非常适用于海量监测数据的压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通信数据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智能通信数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要在两地间传输信息必须有传输信道,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有线数据通信与无线数据通信之分。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信号是数据的电磁编码,信号中包含了所要传递的数据。信号一般以时间为自变量,以表示消息(或数据)的某个参量(振幅、频率或相位)为因变量。信号按其自变量时间的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按其因变量的取值是否连续,又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信号具有时域和频域两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和特性。时域特性反映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频域特性不仅含有信号时域中相同的信息量,而且通过对信号的频谱分析,还可以清楚地了解该信号的频谱分布情况及所占有的频带宽度。为了得到所传输的信号对接收设备及信道的要求,只了解信号的时域特性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信号的频谱分布情况。信号的时域特性表示出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于信号中的大部分能量都集中在一个相对较窄的频带范围之内,因此我们将信号大部分能量集中的那段频带称为有效带宽,简称带宽。任何信号都有带宽。一般来说,信号的带宽越大,利用这种信号传送数据的速率就越高,要求传输介质的带宽也越大。然而,现有人工智能通信数据监测系统为了纠正通信过程中的错误数据,采用海明码或是多维度循环冗余码等方法进行数据传输,但是利用该方法进行纠错,会占用带宽,降低带宽利用率,降低了通信的效率;同时,监测数据具有无限增长的特性,海量的历史数据对存储效率与成本造成很大压力。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人工智能通信数据监测系统为了纠正通信过程中的错误数据,采用海明码或是多维度循环冗余码等方法进行数据传输,但是利用该方法进行纠错,会占用带宽,降低带宽利用率,降低了通信的效率;
同时,监测数据具有无限增长的特性,海量的历史数据对存储效率与成本造成很大压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通信数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的人工智能通信数据监测方法包括:
通过纠错模块接收通信数据包,并根据通信数据包包括的第一待校验数据生成第二校验数据,在判断获知第二校验数据与通信数据包包括的第一校验数据不匹配之后,根据预设的第一数据纠错表对第一待校验数据进行纠错,获得第二待校验数据;
然后根据第二待校验数据生成第三校验数据,在判断获知第三校验数据与第一校验数据匹配之后,对第二待校验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对接收到的通信数据的纠错;
通过压缩模块根据相邻压缩周期的步长变化,动态的调整下一压缩周期的容差参数值,减少波动较小的平稳数据的记录量。
进一步,纠错模块纠错方法包括:
(1)通过通信采集设备检查通信信号并连接采集通信数据信息;
(2)接收通信数据包,所述通信数据包包括第一待校验数据和第一校验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待校验数据生成第二校验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康岚兰,未经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康岚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26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