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机器人海底无线充电接驳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3807.6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吕枫;黄福诗;查欣;聂惠欣;周怀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H02J7/02;H02J50/12;H02J50/9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机器人 接驳 无线充电 接驳系统 充电 供电装置 预设 充电机器人 充电位置 电能传输 发电装置 非接触式 观测数据 海洋能源 深海环境 系统应用 便捷性 自供电 基站 离岸 电量 存储 观测 传输 发电 | ||
1.一种水下机器人海底无线充电接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海底供电装置、充电接驳坞和水下机器人;
所述海底供电装置,与所述充电接驳坞连接,用于利用海洋能源发电并存储,以为所述充电接驳坞提供电量;
所述充电接驳坞,用于将所述水下机器人引导到预设充电位置,并对所述水下机器人进行无线充电;
所述水下机器人,用于完成预设观测任务,并定期将观测数据传输给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供电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海底发电设备和海底储能设备;
所述海底发电设备,用于利用海洋能源进行发电;
所述海底储能设备,用于对所述海底发电设备发的电量进行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驳坞包括:接驳坞腔体以及位于所述接驳坞腔体内的接驳坞内部电路、第一电磁固定器和第一谐振线圈,所述第一电磁固定器和第一谐振线圈位于所述接驳坞腔体顶部;所述接驳坞内部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固定器和所述第一谐振线圈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固定器和第一谐振线圈的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驳坞腔体的形状包括平板状粗短圆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驳坞内部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处理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处理模块连接的第一引导单元和变流单元;
所述第一控制处理模块,与所述海底储能设备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引导单元和变流单元的工作状;
所述第一引导单元,用于与所述水下机器人中的第二引导单元配合将所述水下机器人引导到预设充电位置;
所述变流单元,用于将所述海底储能设备输入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处理模块连接的第一声学定位模块和第一光学定位模块;
所述第一声学定位模块,用于发出预设声波,以将所述水下机器人引导到预设范围内;
第一光学定位模块,用于发出预设光信号,以将所述水下机器人引导到所述预设充电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流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模块、逆变模块和第一补偿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逆变模块的工作状态;
所述逆变模块,与所述海底储能设备连接,用于将所述海底储能设备输入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
所述第一补偿模块与所述第一谐振线圈连接,用于对所述逆变模块输入的交流电进行谐振补偿,并传输给所述第一谐振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机器人包括水下机器人腔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水下机器人腔体内的机器人内部电路、蓄电池、第二电磁固定器和第二谐振线圈;
所述机器人内部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处理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处理模块连接的第二引导单元和整流单元;
所述蓄电池,用于为所述水下机器人供电;
所述第二电磁固定器,用于与所述充电接驳坞中的第一电磁固定器配对使用,以将所述水下机器人固定在预设充电位置;
所述第二谐振线圈,用于与所述充电接驳坞中的第一谐振线圈配对使用,以对所述水下机器人进行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机器人腔体内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处理模块连接的观测设备、内部存储器以及动力模块;所述机器人内部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控制处理模块连接的通信模块;
所述观测设备,用于完成预设观测任务;
所述内部存储器,用于对所述观测设备得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存储;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处理模块控制将所述内部存储器内的所述观测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动力模块,用于为所述水下机器人提供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38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距离红外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电源系统及其功率分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