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MS过欠压保护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4165.1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9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侯鹏;何健舟;王天才;曹明兴;郑亚东;王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行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比较器电路 充电开关 供电开关 过欠压保护电路 电池组电压 二极管 产生电路 比较器 充电机 欠压 工作稳定性 电路结构 自动断开 放空 过充电 输出端 耗电 电池 供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MS过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电池组、充电开关、充电机、BMS供电开关、BMS系统和比较器电路,所述充电机通过充电开关接入电池组,所述BMS系统通过BMS供电开关接入电池组,所述BMS系统与充电开关相连,所述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与BMS供电开关相连,所述比较器电路包含欠压值产生电路、过压值产生电路、比较器U1A、比较器U1B、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能够在电池组电压降到欠压值以及电池组电压升到过压值这两种情况下,自动断开BMS供电,可以避免因BMS系统的自耗电导致电池组放空,也可以有效的避免电池过充电,从而保护电池组免于过压,并且电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保护电路,具体涉及一种BMS过欠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以及储能等行业的蓬勃发展,BMS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大多数BMS直接连接在电池包内,BMS系统的自耗电会持续消耗电池包的电量,尤其当电池包处于欠压又得不到电能补充时,BMS的自耗电有将电池组电量放空的风险。
目前BMS欠压的处理方式主要是以下三种:
1.尽可能降低BMS系统的耗电,将用不到的功能电路休眠;
2. 从BMS端引出控制信号,控制BMS系统前端的供电回路开关,在电池组电量低的时候发出控制信号切断前端供电电路的开关,从而断开 BMS系统供电,同时需含有BMS供电复位开关。
3. 从BMS端引出控制信号,控制BMS系统前端的供电回路开关,在电池组电量低的时候发出控制信号切断前端供电电路的开关,从而断开 BMS系统供电,同时充电机需提供BMS辅助供电电源。
但是这三者都有无法避免的缺陷:第一种方法只是降低了BMS系统的自耗电,还是存在将电池组放空的可能性,第二种方法BMS系统无法自唤醒,需要添加复位开关,由人工启动该复位开关使得BMS系统唤醒工作,增加了系统复杂度。第三种方法虽然可以自唤醒,却需要充电机端口另外提供一路辅助电源,且需要考虑电源的隔离,同样增加了成本和复杂度,并给整机供应链带来了负担。
至于过压保护,一般都是由BMS检测到电池电压过压后,发出指令关闭充电开关,从而切断充电回路。当这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比如电池电压采集不准,电磁干扰,BMS芯片故障等,都会导致BMS系统的电池电压检测出现故障,从而导致过压保护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MS过欠压保护电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如何避免因BMS系统的自耗电导致电池组放空;
(2)如何避免电池过充电,进而引起电池组发生过压;
(3)如何降低系统复杂度,同时提高工作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BMS过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电池组、充电开关、充电机、BMS供电开关、 BMS系统和比较器电路,所述充电机通过充电开关接入电池组,所述BMS系统通过BMS供电开关接入电池组,所述BMS系统与充电开关相连,所述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与BMS供电开关相连,所述比较器电路包含欠压值产生电路、过压值产生电路、比较器U1A、比较器U1B、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比较器U1A 的同相输入与过压值产生电路连接,所述比较器U1B的反相输入与欠压值产生电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充电机电压比较值电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池组电压比较值电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均与比较器U1A的反相输入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还均与比较器U1B的同相输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行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行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4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