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光伏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太阳能集热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5414.9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5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韩成明;薛道荣;李峰;姜志祥;赵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道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10/70;F24S70/25;F24S70/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邢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管 选择性吸收涂层 罩玻璃管 耦合 薄膜光 太阳能集热管 发电 引出电极 真空夹层 金属套 可伐 熔封 外壁 波纹管组件 玻璃金属 过渡材料 密封连接 曲折 套在 成型 融合 | ||
1.一种薄膜光伏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太阳能集热管,包括金属管以及套在所述金属管外侧的罩玻璃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管的外壁上依次成型有陶瓷绝缘层、金属导电层、高电阻选择性吸收涂层耦合金属栅极层、内侧透明导电涂层、光伏薄膜层、透明导电涂层耦合金属栅极层以及减反层,所述高电阻选择性吸收涂层耦合金属栅极层包括内侧金属栅极层、形成在内侧金属栅极层的划分区域内的高电阻选择性吸收涂层以及与内侧金属栅极层形成电连接的内侧电极涂带,在所述光伏薄膜层的外表面成型透明导电涂层耦合金属栅极层,所述透明导电涂层耦合金属栅极层包括外侧金属栅极层、形成在外侧金属栅极层的划分区域内的外侧透明导电涂层以及与外侧金属栅极层形成电连接的外侧电极涂带;所述内侧电极涂带与外侧电极涂带上分别连接有引出电极;
所述罩玻璃管的两端各熔封连接一个可伐金属套,所述可伐金属套通过波纹管组件与所述金属管的外壁形成密封连接,并且在所述罩玻璃管与所述金属管之间形成真空夹层;
所述引出电极连接的导线在所述真空夹层内形成有曲折段,所述曲折段的末端采用直封引出或通过过渡材料引出到罩玻璃管外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光伏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电阻选择性吸收涂层的200mm×200mm薄膜方块电阻介于500-50000欧姆之间,所述光伏薄膜层的200mm×200mm薄膜方块电阻介于0.1-200欧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光伏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折段呈S形或螺旋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光伏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伐金属套与一个波纹管的外端端盖密封连接,所述波纹管的内端密封连接一个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密封固定在金属管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光伏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环上通过吸气剂支架固定有蒸散型吸气剂和/或非蒸散型吸气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光伏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材料是过渡玻璃或过渡陶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光伏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金属栅极层具有多个涂层条、具有多个涂层环、呈螺旋状或者呈网格状,所述外侧金属栅极层具有多个涂层条、具有多个涂层环、呈螺旋状或者呈网格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膜光伏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条平行于所述金属管的轴向布置,或者与所述金属管的轴向具有0-45度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膜光伏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环垂直于所述金属管的轴向布置,或者与所述金属管的轴向具有0-45度的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膜光伏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金属栅极层的多个涂层环或多个涂层条通过所述内侧电极涂带形成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所述外侧金属栅极层的多个涂层环或多个涂层条通过所述外侧电极涂带形成串联、并联或串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道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道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54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