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外圈粗加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5424.2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3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冯严;何再俊;张武新;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捷鑫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鲍文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外圈 夹持装置 车削头 供料装置 滑移机构 驱动机构 加工 驱动夹持装置 连续化作业 转动轴芯线 二级处理 高速运转 加工系统 一级处理 转动轴线 进料口 内环面 切削刃 切削 内环 同轴 轴承 平行 转动 驱动 衔接 出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外圈粗加工系统,供料装置的出口与夹持装置的进料口衔接,夹持装置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夹持装置转动且转动轴芯线与轴承外圈同轴,所述夹持装置的旁侧设置有车削头,车削头设置在滑移机构上,滑移机构驱动车削头朝向夹持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车削头的长度方向与夹持装置的转动轴线平行且切削刃与轴承外圈内环面抵靠,轴承外圈通过一级处理及二级处理后,将轴承外圈导送至供料装置内,供料装置将轴承导送至夹持装置内,使得夹持装置高速运转,并且在滑移机构作用下,实施对轴承外圈内环面的切削操作,该加工系统能够实现对轴承外圈加工的连续化作业,提高轴承外圈加工的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加工设备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外圈粗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锻造的钢圈作为加工轴承的内外、圈的坯件,轴承厂采购的坯件需要进行抛光处理。传统抛光处理是操作人员在抛光设备的一侧投加轴承外圈坯料,经过抛光的轴承外圈坯料由另一侧的操作人员进行收集,而后经过抛光后的坯料导入车削装置内进行车削,以进一步提高轴承外圈内环面的尺寸精准度,通过上述操作,以完成对轴承外圈的粗加工。上述经过抛光的轴承外圈经过抛光处理后,一般通过人工方式将坯料导送至车削刀具位置处,而后进行车削操作,由于坯料件量较大,人工方式无法适应大批量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外圈粗加工系统,能够提高对轴承外圈的内壁车削效率,降低轴承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轴承外圈粗加工系统,包括供料装置,所述供料装置的出口与夹持装置的进料口衔接,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将夹持住轴承外圈的外壁,所述夹持装置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夹持装置转动且转动轴芯线与轴承外圈同轴,所述夹持装置的旁侧设置有车削头,所述车削头设置在滑移机构上,滑移机构驱动车削头朝向夹持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车削头的长度方向与夹持装置的转动轴线平行且切削刃与轴承外圈内环面抵靠。
本发明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与供料装置出料口衔接的夹持管,所述夹持管的管长方向水平且管壁内设置有夹持头,所述夹持头与夹紧机构连接,所述车削头与夹持管内壁靠近时,所述夹持头实施对夹持管的夹紧动作。
所述夹持管的出料口位置设置有挡料机构,所述车削头与夹持管内壁呈现远离或靠近两种状态时,对应所述挡料机构实施对夹持管管口的阻挡及避让两种状态。
所述夹持管的内壁设置有圆弧形缺口,所述夹持头呈弧板状且轮廓与圆弧形缺口轮廓吻合,所述夹持头位于夹持管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夹持管管壁处的穿孔,所述两个夹持头上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穿过穿孔且与夹紧支板连接,所述夹紧支板的两端均与夹持连杆的一端铰接,两个夹持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支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夹持连杆的铰接轴水平且与夹持管管芯平行,所述第一、第二支杆固定在连接头上,所述连接头转动式设置在夹持管外壁延伸的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夹持管的外壁立式设置有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的杆端伸出夹紧支板上,所述支撑滑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夹持管外壁及夹紧支板连接。
所述夹紧支板的外壁延伸设置有挤压圆轨,所述挤压圆轨的圆心与夹持管筒芯布置。
所述车削头的旁侧设置有挤压滚珠,所述挤压滚珠固定在挤压板上,所述挤压板滑动设置在伸缩滑杆上,所述伸缩滑杆的长度方向与夹持管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伸缩滑杆上套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车削头的机架及挤压板抵靠,所述夹持管的管口前方设置有机架,所述挤压板整体呈“L”形且一侧编与机架抵靠或分离,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与夹持管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挤压滚珠沿着轨道滑动,且轨道的延伸端延伸至挤压圆轨的旁侧,所述挤压滚珠与挤压圆轨的外壁抵靠或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捷鑫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捷鑫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54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阀阀体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雾顶盖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