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高平整度楼板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5911.9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7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坚;赵繁;唐仕川;袁内蒙;邓阳;陈光祥;申云龙;钟玉;肖旺;杨伟;赵阳清;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庞启成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镫 楼板 施工 混凝土浇筑 高平整度 钢筋骨架绑扎 建筑工程技术 收纳 构件模型 浇筑模板 楼板浇筑 施工成本 现场试验 平整度 搭设 构建 建模 取出 节约 申请 保证 | ||
1.一种基于BIM的高平整度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浇筑模板搭设;
步骤二、钢筋骨架绑扎:在步骤一的浇筑模板上绑扎钢筋骨架;
步骤三、设计马镫位置:在BIM系统中构建各构件模型,并进行马镫的布置模拟,当马镫布置模拟结果不满足施工要求时,调整马镫的设计结构和/或数量和/或布置位置,当马镫布置模拟结果满足施工要求后,再进行后续施工;
步骤四、布置马镫:将马镫按照马镫的设计位置放置在浇筑模板上,然后将钢筋骨架提起,并使钢筋骨架的负筋卡入马镫卡持部件的卡槽内;
步骤五、混凝土浇筑:施工人员在马镫上进行楼板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步骤六、取出马镫: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取出马镫;
步骤七、收纳马镫:将步骤五取出的马镫冲洗,然后存放,以备下次使用;
所述步骤三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三a:初步位置确定:根据被支撑钢筋骨架的规格确定马凳的数量和分布位置的马镫布置方案,使在这些位置设置马凳支撑钢筋骨架时,相邻马镫之间的钢筋骨架因自重产生的弯曲程度符合要求;
步骤三b:BIM建模模拟:按照设计图纸对浇筑模板、浇筑模板支撑体系、钢筋骨架和马镫进行建模得到BIM模型单元,然后将浇筑模板BIM模型单元、浇筑模板支撑体系BIM模型单元和钢筋骨架BIM模型单元进行装配得到装配模型;
步骤三c:马镫布置方案评价:将马镫BIM模型单元按照步骤三a确定的马镫布置方案分别布置在所述装配模型中,并记录各马镫布置方案中,支柱与浇筑模板支撑体系BIM模型单元的支撑构件对齐的马镫数量,选择对齐马镫数量最多的马镫布置方案作为施工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c中,在确定马镫布置方案后,对该方案中,立柱不能与支撑构件对齐的马镫进行标记,然后在步骤四中对这些被标记的马镫结构进行调整,使被标记马镫的支柱与支撑构件对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中,各个所述马镫逐个拼接或者隔开合适距离,在所述浇筑模板上形成施工走道;
在所述步骤五中,在混凝土浇筑完后,施工人员先在马镫的踏板上进行局部的抹平施工,当该部位的混凝土抹平施工完成时,转动该位置马镫的卡持部件,使卡持部件与钢筋骨架的负筋脱离,工人移动至下一个马镫上,然后取出上一个马镫后,再进行下一位置的混凝土抹平施工,同时抹平上一个马镫取出时留下的缺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包括:
步骤一a、模板支撑体系搭建:采用若干的支撑构件组拼形成用于支撑浇筑模板的支撑体系,所述支撑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横向支撑构件和竖直设置在竖向支撑构件;
步骤一b、浇筑模板铺设:在所述步骤一a形成的支撑体系上铺设模板单元形成混凝土浇筑模板,模板单元的交接处位于支撑体系的支撑构件处。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镫,包括框体、支柱和踏板,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框体上,所述支柱用于将所述框体支撑在楼板的浇筑模板上,并使设施框体高于待浇筑楼板上侧面,所述框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卡持钢筋骨架的卡持部件,所述支柱为至少四根,相邻支柱之间隔开设置,所述支柱和/或卡持部件和/或踏板与所述框体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件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持部与所述框体之间为可转动的连接,使所述卡持部件可在所述卡槽开口的方向转动,所述框体包括两根隔开设置的横杆和若干连接在所述横杆之间的纵杆,相邻所述纵杆之间隔开设置,所述横杆与所述纵杆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纵杆上设置第一通孔,所述卡持部件销轴连接在所述第一通孔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中,当马镫支柱不能够与模板浇筑体系中的横向支撑构件或竖向支撑构件对齐时,拆开卡持部件与框体的连接,移动框体,使立柱与模板浇筑体系中的横向支撑构件或竖向支撑构件对齐,然后再连接卡持部件与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59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